大纲解析精选习题之马哲第三章3

2007年12月20日 来源:新浪考试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8.下列属于矛盾斗争性的表现形式的是()

  A.人民内部不同意见的争论B.敌对阶级的阶级斗争

  C.生物之间的生存竞争D.生物体内同化与异化的区别

  9.下列现象中属于不通过对抗的形式来实现的质变是()

  A.自然界中的地震B.由旧物种发展为新物种

  C.由猿转变为人D.阶级社会中的军事冲突

  10.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为了培植该山北坡的松树,砍光了南坡上的森林,结果无意中摧毁了当地的畜牧业的基础,并使山泉枯竭、水土流失。从哲学上分析,主要是()

  A.忽视了因果联系的复杂性

  B.割裂了自由与必然的辩证过程

  C.忽视了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种种可能性

  D.在变可能为现实的过程中,未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11.“在大风扬起的尘土旋涡中,没有任何一个尘土分子的分布是偶然的”,这种观点是()

  A.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B.把因果联系与必然联系相混淆

  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D.把一切现象看成是纯粹偶然的

  12.“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这个论断表明()

  A.现象和本质是有区别的B.现象是由本质决定的

  C.现象可以脱离本质而存在D.透过现象可以达到事物的本质

  13.有人说“猪年生福娃”,从因果关系来看,这种说法犯了如下错误()

  A.把没有因果联系的现象,主观地联系了起来B.歪曲了原因和结果关系

  C.把复杂的因果关系简单化了D.倒因为果

  14.下列格言或成语中,体现量变质变规律的有()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15.辩证思维方法“由抽象上升到具体”,是指()

  A.在思维中形成“许多规定的综合”和统一的过程

  B.在思维中再现具体的过程

  C.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

  D.由抽象规定,经过逻辑中介,形成思维具体的过程

  三、分析题

  1.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批评“杀鸡取蛋”的荒唐行为,因为它违背了“养鸡生蛋”的规律。然而,在领导工作中,类似的事却不少。例如,一些领导干部在任期内,为追求所谓政绩,不顾现实可能,到处铺摊子、上项目,使财力不堪重负。有的地方不抓教育和科学,甚至把发展教育和科学的钱挪用于其他项目。有的地方为了经济的一时发展,不惜破坏环境,吃祖宗饭、断子孙路,造成生态失衡,灾害频繁。企业实行厂长、经理目标责任制后,有的企业负责人不顾工厂后劲,不抓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拼设备,拼消耗,搞掠夺性生产等等。这种现象人们称之为“短期行为”。

  请回答:

  (1)“短期行为”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哪些基本原理?

  (2)怎样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在领导工作中克服“短期行为”?

  2.2002年10月,江泽民在访美期间阐述了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价值观。他表示,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请分析上述材料蕴涵的哲学道理。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20多年前,A村的农民为生计所迫而冒险探索,进行大包干,成为全国农村改革的一面旗帜。20多年来,A村的粮食产量增长了20多倍,人均收入从改革前的20多元增长到2500元。A村人津津乐道,吃的是白面馍,住的是砖瓦房,认为改革已成功。10多年来,A村农业生产基本还是传统的一稻一麦的方式,村里没有一家像样的企业,集体收入更是寥寥无几。

  材料2

  B村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农业生产大发展。80年代中期,B村适时调整该村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行多种经营,使全村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人均收入达到5200元,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成了全国闻名的亿元村、明星村。90年代中期,B村又以发展产业化经营和优化经济结构为新一轮发展的契机,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科技进步,本村经济持续发展,人民过上了殷实的小康生活。进入新世纪,又决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工业竞争力,并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A、B两村20多年的发展道路,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请你谈谈对这一哲学道理的理解。

  (2)两则材料是如何体现上述哲学道理的?

  (3)A、B两村20多年变化发展的经验教训给我们以什么哲学启示?

  4.根据下属材料回答题后问题:

  材料1

  列宁指出:“就本来的意义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他还指出:“是实际生活中的实际矛盾,即辩证的矛盾,而不少字面上的、臆造出来的矛盾。”

  材料2

  杜林说:“矛盾的东西是一个范畴。这个范畴只能归属于思想组合,而不能归属于现实。”

  材料3

  艾耶尔断言:“自然界不可能有矛盾,只是在陈述中才可能有矛盾。”

  请回答:在矛盾存在问题上

  (1)材料1的观点是什么?是否正确?

  (2)对比材料1与材料2,指出材料2的错误。

  (3)对比材料1与材料3,分析材料3的错误。

  选自《考研政治同步训练1600题》

上一页】[ 1 ][ 2 ][ 3 ][ 4 ][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