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74个核心考点7

2007年12月07日 来源:搜学网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32,股份资本和股息(三)股份资本建立表明:社会资本代替了私人资本

  (1)股份资本: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起来的企业资本,其组织形式是股份公司。

  (2)股份公司:以发行股票方式集资经营的企业,企业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性质并没有改变。

  (3)股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资本私有制的实现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其自身范围内的局部调整。

  (4)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加速资本集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了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

  (5)有利于大资本的统治,并不可避免地会滋生投机与欺诈,从而深化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6)股票价格,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不是股票所代表的投入企业的实际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

  (7)股票价格不等于股票票面金额,股票价格与预期股息收入成正比,与银行存款利息率反比。

  (8)股票价格受股票供求关系的影响。股票价格=股息收入/银行存款利息率。

  33,土地所有权和地租(三)★★★★★地租是由农业中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来

  (1)资本主义地租: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取得的农业资本家交的超过平均利润的收入。

  (2)资本主义地租两种基本形式: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3)级差地租:农业资本家租种不同等级土地而缴纳的有等级差别的地租。

  ①中优等地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由劣等地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而形成的超额利润

  ②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产生的条件是土地优劣程度的不同

  ③级差地租由于形成条件的不同而分为两种形态:(原因不同:级差地租:经营垄断;绝对地租:私有垄断)

  a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距离市场远近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I;

  b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Ⅱ。

  (4)绝对地租: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因而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

  ①它农产品价值超过社会生产价格以上的那部分超额利润。

  ②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对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③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农产品按农产品价值出售。

  (5)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都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①是农业资本家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即超额利润)

  ②因为租用土地所有者的土地,而把这部分超额利润作为地租缴纳给土地所有者。

  ③地租体现大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关系。

  34,土地价格(三)

  (1)在商品关系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土地可以买卖也就有了价格。

  (2)土地价格并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地租收入的资本化。(实质)

  (3)土地价格的决定因素:①一是地租数量的高低,②二是银行存款利息率。

  (4)土地价格和地租量成正比变化,和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变化。土地价格=地租量/银行存款利息率。

  (5)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土地价格有提高的趋势。

  35,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垄断成为资本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三)

  (1)资本主义发展经历自由竟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2)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过程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会引起垄断。

  (3)垄断资本主义具有五个基本特征:①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②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③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④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⑤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36,垄断和竞争(三)当代垄断主要形式:跨国公司;(私人垄断的产生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越来越集中的结果)

  (1)垄断:少数大企业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联合起来,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生产和销售。

  (2)垄断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物而产生的;垄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而是与竞争并存。

  37,垄断利润(三)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金融资本

  (1)垄断利润:垄断资本家凭借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获得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2)垄断利润的来源是本国工人、小生产者和其他国家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38,垄断价格(三)形成基础:垄断统治;

  (1)垄断价格:垄断组织在购买和销售时规定的、旨在保证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

  (2)垄断价格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只是改变了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生产成本+垄断利润。

  3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三)

  (1)国家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3)生产社会化与垄断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矛盾的加深,具体表现:①科技革命推动生产迅速扩大与消费需求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②部门间相互依赖加深与私人资本相互竞争加剧之间的矛盾;③社会化大生产对社会固定资本投资的巨大需求与私人垄断资本积累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④高科技的研究开发、劳动力再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局限性之间的矛盾;⑤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为争夺国际市场、加强国际竞争实力的问题更加突出等等。

上一页】[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