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74个核心考点3

2007年12月06日 来源:搜学网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7,纸币和信用货币(二)

  ①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它是金属货币的代表,自身没有价值,只是代替金属货币主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可按汇率兑换,还可充当储蓄手段,但是不能充当储藏手段。纸币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中产生。

  ②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在纸币广泛而大量流通的同时,出现了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有银行券、支票、期票、汇票等形式。信用货币体现着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信用关系。

  8,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二)

  ①纸币的发行量应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不能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可流通、支付、储蓄、兑换。

  ②通货膨胀: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所需金属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③通货紧缩:纸币发行量不能满足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导致纸币升值、物价下跌现象

  ④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都不利于经济的正常发展。引起通货膨胀因素:货币供应和需求的对比

  9,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二)★★

  ①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它就存在并发挥作用。

  ②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实行等价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

  10,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二)价值规律的外在表现是市场机制

  ①商品交换以货币为媒介,商品的价值通过商品的价格表现出来。

  ②现实的交换活动中,由于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③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仅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相反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11,市场机制(二)

  ①价格、竞争、供求等市场要素的相互作用构成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市场机制核心是价格机制。

  ②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的外在表现,是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机制。

  12,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二)★★

  ①自发调节资源配置;②自发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管理,促进生产力发展;

  ③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上一页】[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