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考研数学复习十二条法则 3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六、创新法则
虽然任何科学发现都可以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取得的,但是创新是科学发展的生命,单纯的、重复性的研究是投有意义的。也是极大的浪费。从数学史来看,只有不断创新,才有今天数学的飞速发展,人们之所以记住了庞加莱等一些数学家的名字,正在于他们的独创性的工作对数学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数学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数学学习的方式也需要不断地创新。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靠死记硬背来被动地学习是有很大弊端的,往往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逐渐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这就需要有新的学习方式来补充,以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七、激励法则
数学学习是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不妨采取一些激励措施与手段。促进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激发学习的潜能。比如:奖学金、数学竞赛、励志教育、社会需求教育、教师批评鼓励等方式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八、动能法则
动能法则能够激发出人的潜能,产生很大的威力和作用。就拿身边的事例来看。我所在的学院刚入校的新生普遍数学素质不高,数学学习状况比较低落。上学期,在老师的带动下开展了数学互动升级式教学模式的试验,即通过在授课班级组建数学学习互动小组,定一周为互动时间单元,以循序渐进、螺旋升级的方式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具体而言,互动升级式教学模式就是以课堂上师生有趣有味、有张有弛的互动教学,自习课学生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模仿实践;每周末小组互尊互爱、互惠互利的交流总结;下周初教师有板有眼、有练有评的点评升级四个环节为基本周期的螺旋升级式教学进程。一学期下来,试验班的学生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九、取舍法则
我班上有一位女生,平时学习比较勤奋刻苦,上课认真听讲,课后把书后的每一题都认真去做。但数学成绩总是不理想,自己也很是苦恼。还有一位男生,除了课上听讲比较专心外,平时很少见他看书,但考试成绩却还不错。分析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取台法则用得是否恰当。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再加上学习知识不只是个简单、机械的接受过程,而是数学方法的理解和融会贯通,因此,学好数学仅有勤奋是不够的,学习方法也要得当,在学习中善于取舍,抓住重点,举一反三,往往能够掌握主动,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