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重点知识记忆之邓三论篇(三) 3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6.实现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
速度是前提,比例是基础,效益是中心,质量是保证。在四者发生矛盾时,要坚持把经济效益作为全部经济工作的中心,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以效益为标准去衡量速度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核心是正确处理好
A.积累与消费关系B.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C.速度与效益的关系D.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C】(2006年单选题第11题)、比例是否合理。
27.粗放型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实现经济增长目标主要通过追加生产要素的数量即外延扩大再生产的方式,称之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即内涵扩大再生产的方式,称之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意义:可以缓解我国经济发展同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并有利于防止生态环境的恶化;可以减少固定资产投资,抑制上新项目、铺新摊子,有利于利用现有基础和促进老企业技术改造;可以使供给结构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的需要,消除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引起的生产能力闲置、开工不足和人财物的浪费;可以促进科技进步,更好地适应国内外竞争的需要。
如何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正确处理好上新项目与利用现有基础的关系;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既要坚持集约经营的方向,积极发展资金、技术密集产业,又要从实际出发,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2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掌握、运用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
29.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多的将是科技力量的竞争,归根到底是
A. 经济实力的竞争B. 人才的竞争
C. 军事实力的竞争D. 政治实力的竞争 【B】(2005年单选题第13题)。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应做到:推进科学技术进步创新,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培养、吸引和用好各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