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人必须要直面的四个现实法4

2008年01月29日 来源:新浪考试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第四种现实法则:精神变物质法则

  人有可能通过精神的力量对命运实施很多控制。

  这是一条不折不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同时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巨大的能动作用。这里面的“意识”就是我们的精神,“物质”就是我们的现实命运。列宁说:“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人有可能通过精神的力量控制自身的命运。

  公元前 490 年,波斯帝国统治者为吞并希腊,亲率十万大军攻向雅典。在这大军压境、民族存亡的最后关头,雅典著名军事家米尔蒂亚德提出“要自由,不作奴隶”的口号。在失去斯巴达的军事支持后,决定放手一搏,死守雅典孤城,抵御强敌于雅典城郊 40 公里处的马拉松城。当时他率领的军队只有一万多人,但士气高昂,且出奇制胜,发动了锐不可当的攻击,激烈战斗没多久,波斯人溃不成军,丢盔卸甲逃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马拉松战役。为了把胜利的消息送到雅典,一个名叫菲力比斯的战士,从马拉松一直跑到雅典。他到达目的地时筋疲力尽,喊出一声:“我们胜利了!”就永远投入了大地的怀抱。

  这就是精神的作用,如果一切都由物质和机械规律所决定,那么一万军队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战胜十万大军,米尔蒂亚德不会成功保卫雅典。没有精神力量的支持,菲力比斯也不能以超越常人的精力坚持着跑完 40 多公里,用尽生命最后一点力量带回一句胜利的消息。

  考研之难是难在考试本身,换句话说是难在知识的掌握。如果题目做不出来、单词背了就忘、第一轮复习久攻不克,考研人的心理上自然会产生一种焦躁的情绪。很多研友第一轮复习感觉知识点太多,慢慢的就开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心向着工作的方向去了。更可惜的是很多人在 12 月份放弃,就是承受不了这种巨大的心理压力。

  如果考研人了解了精神变物质法则存在的现实,就完全可以更加自信的面对考研,自信自己也可以通过精神实施对命运的控制。并且不断锻炼自己控制精神的能力,转而以更健壮的精神操纵力稳定自己考研的心态,通过实践实现对自己水平的提高,把理想变为现实,最终改变、创造自己的命运。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