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考研报名“小贴士”:网上报名十大要点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不同身份的考生要去不同的报名点:
(1)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和参加“法律硕士联考”的考生到本人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办公室网报公告指定的报名点确认;
(2)参加单独考试和参加“MBA联考”的考生到报考单位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网报公告指定的报名点进行确认报名;
(3)其他考试方式考生需按照网报公告要求到指定报名点确认。
五因素确定报考学校
第一因素:学校所在地
第一,该地区就业率。经济发达的地方往往是我们的首选,比如北京、上海。因为这些地方一方面生活质量高,一方面就业机会多,信息灵通,本地学生会比同层次外地学生更快、更准确地掌握有效信息,随之会有许多选择和被选择的机会。
第二,该地环境的优劣程度。三年的研究生生活使我们习惯了该城市的生活方式,意味着毕业后有可能不愿变换地方,那么该地方的环境状况是否适合自己就应该在考生的考虑范围内。
第三,该地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考生的家庭条件决定了自身的消费层次,这就需要结合自己的情况来选择自己可以承担费用的城市(公费除外)。
第二因素:学校在全国的竞争力
热门专业在一些学校未必实力雄厚,有可能是趁热风而刚刚成立的,师资力量、硬件设备、教学水平都不强,而一些二、三流的学校里有可能拥有历史悠久的强势专业。那么,考生在选择学校时,要对自己专业进行全国索引,了解它们的排名情况再行定夺。热门专业普通学校,热门学校普通专业都可以多加考虑,毕竟名校毕业后可以凭借它的名声来打响第一炮。
同时,该学校该专业的导师构成也要考虑在内,导师的教育背景、学术方向、科研成就、为人作风等都与学生日后的学业甚至就业前途息息相关,那么考生在选择学校时就要多加关注。
第三因素:学校招生情况
研究生招生人数一般由计划内和计划外构成,而计划内学生又分为免试保送生和统考生。免试学生的名额都算在招生简章上的招生人数内。
另一种情况,一些学校的有些专业可能往年招生,今年不招,也可能有些学校以前没有这个专业,而近年新增。因此,学生们要多搜集预报考专业相关学校的内部信息,探清招生人数中的实际外部招生名额。
第四因素:个人实际情况
考生的学习成绩、刻苦程度……是考生选择学校和专业时的最内在因素。大家一定要根据自身条件结合预报学校、城市的客观现实冷静剖析,全方位考虑,争取做出最理想、最理性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