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汽车工业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学校简介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坐落于世界著名道教文化圣地武当山北麓、汉江秀水之滨、南水北调源头,中国商用车之都的湖北省十堰市,是全国最具汽车特色的公办普通高等院校。
学校始建于1972年,前身是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原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组建的工人大学。作为一所伴随民族汽车工业成长、发展、壮大的高等学府,学校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正式命名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1988年学校开始探索培养硕士研究生,1994年列入机械工业部院校序列,1995年开始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为中央财政、湖北省、东风汽车公司共建院校,2006年学校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划归至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2008年学校被教育部评定为本科教学优秀学校,2013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6年顺利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8年入选教育部“高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首批高校。2022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高校,2023年3月获批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同年12月入选工信部第二批“智能制造产业人才基地”建设单位。2024年入选工信部“工业信息安全”和“电子信息产业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实施单位。
学校现有8个硕士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51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管、理、经、法、文、艺7大学科门类,工程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紧紧围绕汽车产业链和地方需求构建学科特色,在汽车、机械、材料、电子、武当文化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学科优势与特色。现有4个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8个湖北省重点学科。
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整体水平较高。学校现有教职工近1300人,其中专职教科研人员10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00余人、博士300余人。学校拥有双聘院士1名,聘用外籍院士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全国师德标兵、湖北省“百人计划”专家、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和“湖北名师”“湖北省十佳师德标兵”等省级以上专家、荣誉称号获得者60余人。学校注重教师素质提高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50%以上的教师具有工程实践经历。积极建设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协作共同体,不断优化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聘请了200余名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到学校兼职任教,建设了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聚焦应用研究,产学研用特色明显。面向汽车产业“五化”战略布局,专注研究制约汽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聚焦汽车产业相关研究领域,联合东风汽车公司、东风越野车、万润新能源、亿纬动力等公司进行重点攻关和科技创新,相关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近五年主持和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研究项目、市厅级项目及企事业委托项目等1600余项。获授权专利800余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6项。近五年发表学术著作及教材近百部,高水平学术论文1152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68篇。获各级科技奖励200余项。近五年,年均科研项目到账经费均保持在4500万元以上。
聚焦汽车产业,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学校研究生教育经历了36年的积淀。1988年,联合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风汽车公司共同承担“应用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途径多样化”研究课题,开始工程硕士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该课题成果被《光明日报》头版报道,并获得全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993年开始先后与浙江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30余人、博士研究生5人。1995年至2014年,与武汉科技大学联合培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54人。2013年开始独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连续8年研究生就业率100%。学校建有丰富的研究生培养实践平台,设有63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建有10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32家省市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企校联合创新中心)、7个地方特色高端智库,与100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创合作关系。学校拥有13个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50个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研究生培养模式特色突出,“面向汽车产业的共建学科产学研融合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获批第九届湖北省教学成果奖(研究生教育)二等奖。
学校正有力推进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即在“十四五”时期实现大学更名;2030年成为博士授权单位,建成高水平应用型大学;2035年达成国内一流应用研究型大学的宏伟目标。
二、招生专业和拟招收计划
1.招生专业见我校《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https://yjsc.huat.edu.cn/info/1062/2496.htm
2.2025年招生计划以湖北省教育厅实际下达为准。
三、学制与学费标准
1.学制:3年【工程管理(125601)学制2.5年】。
2.学费:我校向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其中工程管理(125601)50000元/生,学术学位硕士8000元/人/年;专业学位硕士10000元/人/年。最终学费标准按上级部门意见执行。
四、报名条件及相关要求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参加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码为125601]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一)条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招生单位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三)报考我校“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含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复试前须向招生单位提供《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进行复核。
(四)报考我校非全日制的考生,一律按定向培养政策执行。定向生均实行合同制管理,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和拟录取为定向生之间签订三方合同。在读期间,不转人事档案、户口和工资关系。
(五)在职考生报考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必须征得工作单位的同意,在网上确认前10个工作日内将《单位同意报考证明》(可在研究生院网站下载)交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五、报名程序及时间
报名分为两个阶段,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网上未报名者不可参加网上确认,已网上报名但未进行网上确认者报名无效。
(一)网上报名
预报名时间为10月9日-12日,正式报名时间为10月15日-28日,每天9:00-22:00。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按提示进行操作,保存好用户名和密码。
(二)网上确认
一般于每年11月上旬完成,已网上报名者按考点要求提供资格审核材料进行网上确认。
六、初试
1.在教育部规定时间内,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准考证》请务必妥善保存至报到入学时。
2.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初试时间为2024年12月21日至22日,考试时长为6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3日举行。
3.初试科目详见我校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七、复试
1.我校在复试时将对考生的准考证、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认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仍有疑问的,我校可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
2.复试时间、地点、内容范围、方式由我校自定。复试办法和程序由我校公布。全部复试工作一般在录取当年4月底前完成。
3.工程管理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由我校在复试中进行,并计入复试成绩。
4.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我校工程管理(125601)专业的考生,可以不加试。
5.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不加试。
八、奖助政策
为激励硕士研究生潜心学习和科研,我校建立了完善的奖助体系,包括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三助一辅”岗位津贴、企业奖学金等。具体标准参照当年国家和学校相关奖助文件执行。
九、其他事项
1.招生信息将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上及时发布,请考生在报名、初试、复试、录取等阶段随时上网查询。参考书可自行购买。
2.若本简章内容与国家政策冲突,以国家最新政策为准。
十、招生联系方式
(一)研究生院联系方式
单位代码:10525 联系人:黄老师
QQ群:691132572/442128014
电 话: 0719-8241492 8238183
网 址: http://yjsc.huat.edu.cn
Email:huatyzb@163.com
地 址: 湖北省十堰市车城西路167号
(二)各招生学院联系方式
学院代码及名称 | 联系方式 | 咨询QQ群 | 网 址 |
001机械工程学院 | 周老师0719-8238202 | 372811404 | http://jxxy.huat.edu.cn/ |
002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 曾老师0719-8207316 | 1081553678 | http://dxxy.huat.edu.cn/ |
003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刘老师0719-8238783 | 559481107 | http://clxy.huat.edu.cn/ |
004汽车工程学院 | 李老师0719-8512216 | 943801974 | http://auto.huat.edu.cn/ |
005经济管理学院 | 董老师0719-8512729 | 971808837 | http://jgxy.huat.edu.cn/ |
008数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吴老师0719-8512707 | 147672399 | http://science.huat.edu.cn/ |
009汽车工程师学院 | 彭老师0719-8260669 | 369335181 | http://iae.huat.edu.cn/ |
010艺术与设计学院 | 何老师0719-8512702 | 441084015 | https://ads.huat.edu.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