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科技学院2018年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学校简介
安徽科技学院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院校。学校始建于1950年,1965年开始举办本科教育,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安徽科技学院。60多年的栉风沐雨,一代代安科人潜心耕耘、励志践行,薪火相传、砥砺奋进,学校事业长足发展。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17300余人,已累计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8万余名优秀毕业生。学校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首批试点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等。
学校占地1700余亩,拥有凤阳校区和蚌埠龙湖校区。凤阳校区位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明朝中都古城,校园绿树成荫,环境幽美;龙湖校区位于蚌埠大学城,毗邻蚌埠大学科技园、高铁车站、龙子湖风景区,2017年6月一期建成办学。学校设施优良,现有8个基础实验教学中心、31个专业实验室和7个学科平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亿元。拥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各1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6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11个。馆藏纸质图书115万册,电子图书104万册。
学校现有18个教学院部,70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经、管、理、文、法、农、医等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新兴工科和优势农科为重点,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现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特色专业3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3个;拥有省级重点学科6个、特色专业10个。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学术水平高、敬业精神强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821人,其中教授78人、副教授205人,博士182人、硕士466人。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师9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4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省级“115”创新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10个,省级教学名师13人,省级教坛新秀24人。校外特聘教授50人,特聘创业型企业家担任大学生创业导师65人。
学校大力推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500项,其中省(部)级以上196项。发表学术论文3400余篇,获市厅级以上科研奖励57项,获批专利664项,其中发明专利193项,位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与地方政府、相关企业开展校企、校地产学研合作项目近500项。学校大力实施“国(境)外合作办学工程”,精心组织“优秀大学生千人留学游学计划”。先后与美国、韩国、德国和台湾地区等24所高校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拥有3个国家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5个省级中外合作办学校际交流项目。目前国际班在校学生502人,其中86人赴美、韩攻读学士学位双学位,另有57名毕业生出国攻读硕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与机制
农业硕士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主要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实行学校、行业、企业联合培养,通过农业行业主管部门、农业科技型企业全程参与的人才培养体制和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的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招生类别与专业领域
招生类别:农业硕士
招生领域:农艺与种业、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畜牧、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农业管理。
学制:2年
招生人数:约80名(具体专业招生规模以国家下达计划为准)。
四、相关领域简介
(一)农艺与种业领域
农艺与种业设立于农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2012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现有教师88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25人,硕士生导师26人,具有博士学位39人。拥有作物遗传育种、草学两个省级重点学科和饲草育种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建有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安徽省玉米育种工程技术研究院、安徽省甜叶菊品种繁育与栽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微生物发酵基地、花卉基地、人工气候室、盆景园、蔬菜种植园和食用菌实习实训中心等科研与实践教学平台;与国内5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政府部门建立了产学研教合作关系,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1个。近年来,承担省厅级以上科研项目15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项、省部级项目40余项;培育玉米、饲草、小麦、辣椒、苔干等农作物新品种20个,制定地方标准6项、地方性食用菌标准4项,鉴定微生物菌种2项、地方品种1个,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7项,授权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00多个,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00余篇,编写教材、专著35部。
(二)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领域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领域领域设立于资源与环境学院和农学院,是培养在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土壤修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利用、绿色防控以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检测等方面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农业现代化人才。本领域2012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现有教师3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9人,高级实验师2人,硕士生导师13人,具有博士学位19人。拥有安徽省生物有机肥创制协同创新中心和植物营养学省级重点学科;建有农业部生物有机肥创制重点实验室(共建)、安徽省有机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精准施肥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土壤与环境研究中心等科研与实践教学平台。与省内外50多家行业、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组建了安徽省有机肥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建有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7个。近年来,承担各类科研课题约9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40余项;获市厅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20项、授权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8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240篇;编写论著与教材5部。
(三)畜牧领域
畜牧领域设立于动物科学学院,2012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现有教师44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5人,硕士生导师17人,具有博士学位27人。拥有绿色饲料添加剂和功能性畜禽产品研发省“115”产业创新团队、畜禽疫病防控与健康养殖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以及兽医学和畜牧学2个重点学科。建有家禽疫病防控监测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现代农业牛羊产业技术体术系研发中心、兽医临床诊疗省级示范实习实训中心、省级农科教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省级SPF实验动物中心、附属兽医院、GMP兽药厂等科研与实践教学平台;与国内外6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紧密合作关系,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0余个。近年来,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0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省部级项目40余项;获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2项、授权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制定国家行业标准1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编写教材、著作20多部。
(四)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设立于食品与药品学院,2013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现有教师2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8人,硕士生导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拥有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级食品工程实验实训中心;建有安徽省糯米研究中心、安徽省禽产品加工功能研究室等科研与实践教学平台。与省内外20多个食品行业和企业单位建立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3个。近年来,承担各类科研课题3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星火计划等国家级项目4项,安徽省自然基金、重大专项、科技攻关等省部级项目6项;参与制定企业标准2项,获市厅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项,授权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30多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二类以上论文近50篇,编写著作和教材10余部。
(五)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设立于机械工程学院,2014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现有专任教师45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1人,硕士生导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14人。拥有两个重点学科(车辆工程和机械工程)和三个研究所(车辆工程、机电工程和农业机械与智能装备研究中心);建有1个省级示范实训中心、1个省级开放中心单位工程训练中心和1个省级汽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实践教学平台。与省内外30多家机械行业或企业单位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建立安瑞科压缩机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机电技术教育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1个。近年来,学院主持省厅级以上科研课题30多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9项,每年获授权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40多个,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主编或参编教材专著23部。
(六)农业管理领域
农业管理领域设立于管理学院和财经学院,2014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现有专任教师73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5人,硕士生导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拥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安徽省教学名师2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和大规模在线示范课程5门;建有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和经管实验实训中心等实践教学平台。与省内外15企业单位建立人才培养合作关系。近年来,承担各类课题7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课题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7项,其他省部级项目38项;获市厅级以上科研、教研成果奖励10多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二类以上期刊近100篇,编写专著和教材15部。
五、收费标准及奖助体系
(一)收费标准
参照有关文件精神,收费标准为学制年限内每生每学年为8000元。
(二)奖助体系
1、国家奖学金
每年依据省主管部门下达指标进行评审推荐,硕士研究生每生2万元。
2、国家助学金
全日制研究生每学年均可获得6000元/生,覆盖面为100%。
3、学业奖学金
学校设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在两年基本学习年限内分两次评定,每学年评审一次,设三个等级。一等奖学金10000元/人,覆盖面为25%;二等奖学金8000元/人,覆盖面为50%;三等奖学金6000元/人,覆盖面为25%。
4、“三助一辅”岗位津贴
学校根据需要设立助教、助管、助研、辅导员助理等岗位,并根据助教、助管、助研岗位性质的不同给予300-900元/月的岗位津贴。
5、企业冠名奖学金
部分领域设置企业冠名奖学金,根据学生表现情况,给予500-1000元/月的奖励。
6、新生奖学金
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并被录取的考生,入学后全日制普通本科生一次性奖励5000元,其他考生一次性奖励2000元。
六、其他
单位代码:10879
通讯地址:安徽凤阳东华路9号安徽科技学院东区中办公楼211室
邮编:233100
研究生教育网址:http://www.ahstu.edu.cn/yjs/
联系人:张老师 0550-6732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