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 | 中医内科学 | ||||||||||||||||||||||||||||||||||||||||||||||||||||||||||||||||||||||||||||||||||||||||||||||||||||||||||||||||||||||||||||||||||||||||||||||||||||||||||||||||||||||||||||||||||||||||||||||||||||||||||||||||||||||||||||||||||||||||||||||||||||||||||||||||
专业介绍: |
1、学科发展沿革 中医内科学为临床学科,涵盖山西中医学院附属第二、第三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大内科、中医内科教研室,是学院主要临床、教学、科研基地。学科经过20多年的建设,1996年被评为院级重点学科,2003年中医内科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06年学科被山西省教育厅列为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2008年我中医内科教研室被山西省教育厅评为优秀教学团队,目前拥有中医肾病学一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脾胃病、中医肺病、中医脑病、内分泌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中医肿瘤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建设基地。 2、研究方向简介 学科成员在长期的教学、科研、临床实践和研究中,进一步凝练了本学科的研究方向。研究领域均紧紧抓住影响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大疑难疾病展开科技攻关,在继承的基础上努力创新,加强科技攻关,弘扬祖国文化,加强内科临床基地建设和实验平台的建设,扩大中医服务领域,提高内科重大疑难疾病的诊治水平,增强中医的服务能力,培养高水平临床人才,提升中医药研究水平,推动中医内科学学科的发展和进步,目前已经形成了10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1)中医药防治肾病的研究 在慢性肾衰竭方面,运用益肾活血、通腑泄浊、软坚散结法组方内服联合外用结肠透析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从细胞分子生物学角度阐述其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机理。学科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对慢性复杂性尿路感染有其独特的疗效,根据患者久病耗伤阴液,运用滋阴通淋法,选用一贯煎加减化裁从免疫学角度探讨该法治疗慢性复杂性尿路感染的机理及临床疗效。在糖尿病肾病的诊治中,探讨益气养阴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2)中医药防治风湿免疫病的研究 在“痹病的三部六病营卫致病机理研究”方面,运用“三部六病”学术和“营卫倾移”理论,探讨痹病发病机理及辨证施治;在“痹病的临床用药规律研究”方面,根据痹病患者体质虚弱,肾阳不足,阴寒闭阻经脉,不通则痛的病理基础,治以扶阳抑阴以治本,蠲痹通络以治标,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蠲痹汤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证候证型研究”方面,通过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文献及临床研究,初步制定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证候诊断标准,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证候的规范化奠定循证医学的依据。 (3)中医药防治血液疾病的研究 运用“三部六病”学术和“营卫倾移”理论,探讨血枯的发病机理及辨证施治;在“血枯的临床用药规律研究”方面,根据血枯患者气阴两虚、心肝血亏、肾精亏虚、血瘀内阻的病理基础,治以益气养阴、补肾填精以治本,养血活血,佐以活血化瘀、调理阴阳以治标,选用生脉散合大补阴丸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证候证型研究”方面,通过中医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文献及临床研究,初步制定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证候诊断标准,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证候的规范化奠定循证医学的依据。 (4)中医药防治肝病的研究
在病毒性肝炎研究方面,根据正虚邪恋的病理特点及扶正以祛邪的治则理论,探讨中医益气扶阳,养血滋阴治法对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清除肝炎病毒及抗耐药的临床及实验效果;在肝纤维化、肝硬化研究方面,根据正虚邪实的病理特点及虚实并治的治则理论,探讨补虚扶正,软坚散结,化瘀通络治法对预防肝纤维化、逆转早中期肝硬化及防止肝癌发生的临床及实验效果;在脂肪肝研究方面,根据痰湿内蕴,气郁血滞的病理特点,探讨化痰祛湿,开郁行滞治则治法对脂肪肝的临床及实验效果;在自身免疫性肝病研究方面,探讨与风湿之邪相关的可能的病因病理及治则治法;根据肝主疏泄的功能特点与胆(胰)脾胃肠的生理病理关系,分析研究消化系统疾病“从肝论治”的理论基础、证侯类型、治则治法及有效方药。 力倡“生命在于健康,健康在于平衡”的观点,重视燮理阴阳、调和气血、扶正祛邪、补偏救弊等平衡疗法的应用,擅长应用中医之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三因制宜、治病求本的原则,总结出“一扶三保,五脏同治,本表兼顾,异病同治”的原则。在针对肺癌、食管癌、胃癌、直肠癌、乳腺癌等进行规范性化疗、生物治疗和靶向治疗基础上,选择在化、放疗的副作用防治及晚期肿瘤病人的中医治疗方面,着重加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以此为基点全面开展中医肿瘤专科建设的工作。开展了“中医肿瘤证候学分布规律的研究”,建立恶性肿瘤标志物量化的中医药疗效评价体系。 (6)中医药防治肺系疾病的研究 在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方面,挖掘经典治疗温病学有效方剂及研制新中药制剂从机体免疫力入手治疗风温肺热病。根据哮病反复发作的特点,加快方药的筛选和新制剂的临床实验,研制出快速高效的中药制剂,尽快在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上有突破性进展。深入加强实验动物病证模型的研究,多从诱因发病考虑中医的发病机制,努力研制出尽可能多地符合中医的实验动物模型,从而能更加准确的反映中医药在治疗哮喘上的作用机制和特色,进而,提高中医药防治哮喘水平在“肺痿证候证型研究”方面,通过中医药治疗肺痿文献及临床研究,初步制定肺痿的证候诊断标准,为肺痿证候的规范化奠定循证医学的依据。 (7)中医药防治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的研究 主要围绕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探讨中医理论在预防治疗中的积极作用。运用健脾除湿通络法研究对2型糖尿病前期主要客观指标的的非线性关系及对糖尿病前期痰湿体质的影响;提出以“摄精泄浊,化瘀通络法”治疗早期DN的思想,健脾补肾以摄精,泄浊排毒以通络;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开拓了新的治疗途径。 (8)中医药防治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 在消化系统心身疾病方面,提出从肝论治的观点,探讨消化系统心身疾病的发病机理及辨证施治;在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的维持治疗方面,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选用“肠乐一号栓”塞肛,临床疗效显著;在缺血性结肠炎临床治疗方面,结合文献研究,根据缺血性结肠炎多见于老年患者,多伴气虚,气虚则推动无力,血液运行不畅终至气虚血瘀,脉络瘀阻,闭塞不通,肠粘膜无以得到营养,采用益气活血方治疗缺血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9)中医药防治脑病的研究 在“中风病的经络致病机理研究”方面,运用 “经络辨证”理论,探讨中风病的发病机理及辨证施治;在“中风后相关诸证的针法及临床辨证用药规律研究研究”方面,根据中风患者本虚标实的病理基础,治以标本兼施,疏经通络,确立“解痉纠偏”针法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解语利窍”针法中风后失语、吞咽障碍,新九针治疗中风后抑郁、锋勾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初步确立了相关针法的操作规范、疗效评定标准,为中风后相关诸证的规范化治疗奠定循证医学的依据。 (10)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 围绕PCI术后血管再狭窄的病因、病机、证候演变规律和中医药防治进行了研究,以“失笑散”为主方加减组方,探讨活血化瘀法治疗PCI术后血管再狭窄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方面,探索复方蒌薤合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理,从而可以在预防和治疗两方面进行干预斑块的进展。同时通过复方蒌薤合剂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主要是痰瘀互结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用的临床研究,阐明复方蒌薤合剂的临床作用机理与疗效,为不稳定型心绞痛规范化治疗奠定循证医学的依据。
3、学科队伍建设( 学科拥有硕士研究生导师57人.
4、学科特色及优势 本学科成员长期坚持教学、临床、科研工作,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形成了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骨干教师队伍和合理的医疗、科研学术梯队,工作中始终贯彻以临床为基础,科研为龙头,以临床促科研,以科研带临床的医、教、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模式,对内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病有着独到的见解。学科在长期的教学、科研、临床实践和研究中,进一步凝练了本学科的研究方向。研究领域均紧紧抓住影响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大疑难疾病展开科技攻关,在继承的基础上努力创新,加强科技攻关,弘扬祖国文化,加强内科临床基地建设和实验平台的建设,扩大中医服务领域,提高内科重大疑难疾病的诊治水平,增强中医的服务能力,培养高水平临床人才,提升中医药研究水平,推动中医内科学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5、人才培养特色及优势 学科成员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形成了以学科带头人高继宁教授、副院长为核心的骨干教师队伍和合理的医疗、科研学术梯队,工作中始终贯彻以临床为基础,科研为龙头,以临床促科研,以科研带临床的医、教、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模式,研究领域均紧紧抓住影响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大疑难疾病展开科技攻关,在继承的基础上努力创新,加强科技攻关,弘扬祖国文化,加强内科临床基地建设和实验平台的建设,结合目前医疗实践的需要,着重培养具有全面、系统、坚实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学知识,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继承和发扬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能独立承担本学科的医疗工作,在临床技术上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规定的第一培训阶段结束时要求的、相当于住院高年资医师的临床工作水平,培养具备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能力的优秀中医内科应用人才。
6、培养条件与实践基地建设优势 目前中医内科学学科下属三级学科11个,分别为中医脾胃病、中医肺病、中医脑病、中医老年病学、中医肾病学、中医风湿免疫病学、中医血液病学、中医肝病学、中医肿瘤病学、中医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学、中医心血管病学。 中医肾病学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脾胃病、中医脑病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中医肺病、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中医肿瘤病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建设基地,拥有学院2 个B级创新团队,2个C级创新团队。 本学科有山西中医学院附属第二、第三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作为临床实践和社会实践基地,同时依托山西中医学院图文信息中心、中心实验室,能满足研究生培养所需要的各种条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肾病重点学科血液透析室概貌 7、教学科研成果 中医内科学是基础理论联系临床实际的桥梁,是临床其它各科的基础,为主要临床、教学基地,承担中医内科教学、临床、科研工作。2008年我中医内科教研室被山西省教育厅评为优秀教学团队,历年来承担了多部国家教学教材的编写,学科成员多年来从事内科临床及相关方向的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近3年来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国家级论文130余篇;编写专业论著及教材80余部,团队成员主持、参与国家级课题23项,主持省级课题32项,其部分科研成果达国际先进、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 8、导师代表简介 (1)高继宁,男,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肾内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肾病重点学科带头人,山西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学学术带头人,山西中医学院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祖传中医,是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名老中医孙郁芝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之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五批名老中医学术思想指导老师,目前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中华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分会委员,中华老年医学会肾脏学专业学组成员,山西省中医药学会理事,山西省医师协会中医医师分会副会长,山西省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副会长,山西省医师协会肾病分会副会长,山西省医学会肾病分会常委,山西省血液透析质量管理委员会委员。 从事肾内科工作30余年,对各种类型肾脏疾病、内科疑难杂症、亚健康状态,临床疗效显著,在国内享有一定的声誉。负责多项科研课题,《肾毒灵胶囊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经省科技厅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滋阴通淋方治疗慢性尿路感染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已通过鉴定验收。《高位结肠透析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研究》,经过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滋阴通淋方对慢性尿路感染患者IL-8、IL-13的影响》在研。历年来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医学论文50余篇,并撰写《医苑英华》之名医高学圣篇,主编《孙郁芝肾病临证经验集》、《肾脏病血液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专著二部。《高学圣临证经验辑要》已编辑成册待出版。 (2)马存根,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中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兼任山西大同大学脑科学研究所所长、山西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全国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理事、卫生部规划教材临床医学专业评审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山西省脑电图与临床电生理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普通高校青年学科带头人。 自1980年大学毕业以来,一直从事教学、科研、临床医疗工作。曾于1993.1O一1994.11在瑞典Karolinska Institute、2002.5—2002.8在加拿大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留学。共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代表论文发表在J Neuroimmunol、J Neurol Sci、Exp Clin Immunol等杂志上,论文5O余次被SCI、ISTP、IM、EM、BA和CA等收录,21篇论文被国内外学术刊物上的论文98次引用,其中包括发表在影响因子为12.015的一流学术期刊上的论文引用。主编、参编专著和规划教材共13部,其中任卫生部规划教材《医学心理学》第一版、第二版和第三版(同时入选教育部和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主编。《医学心理学》(第二版)获全国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卫生部教材办公室优秀教材一等奖。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基金等科研项目共1O余项;承担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五” 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和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等教学研究项目共4项。 作为第一完成人完成的《鼻腔给予乙酰胆硷受体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获1997年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干预的系列实验研究》获2009年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还有两项有关神经免疫的研究成果分别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医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完成的《医学专科学校医学心理学课程建设与实践》等3项教学成果获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完成的《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研究》获山西省第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9、学科发展目标 本学科今后将对现有的较为成熟的研究方向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力争从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等方面有所突破,取得一定的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继续引进培养人才,充实队伍,提高学科的科研创新能力,促进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将研究生培养工作规范化,培养素质全面、适应临床需要的内科研究生人才,五年之内显著提升本学科在临床、教学、科研方面在全国的影响,为申报博士学位授权点提供有力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