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贵州省 主管部门:贵州省

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 病原生物学
专业介绍:

1.1 贵州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方向)

贵州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方向)是我院传统优势学科,1981年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基础医学病原生物学博点授权。建校七十多年来,学科点先后对贵州省丝虫病、疟疾、绦虫病,以及虫媒病的传播媒介蚊、蝇、虱等进行整体生物学、宏观流行病学、组织学与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获得过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卫生部及贵州省科技成果奖30余项,涌现出如金大雄、毛克强、顾以铭、王菊生、包怀恩等到国内外知名的专家教授,奠定了本学科在全国同领域的优势地位。当前,学科点具有3个稳定且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研究方向:医学昆虫的生态免疫与利用研究,食源性寄生虫病的研究和病媒生物防控与虫媒病研究。近5年来,本方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1项,国家科技部国家“十一五”重点专项子项目1项,贵州省科技平台项目1项、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建设项目、贵州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贵州省高层次人才基金省长基金、贵州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国际合作项目基金、贵州省卫生厅科研计划项目基金、贵州省教育厅基金、贵阳市科技局科技基金等各类层次多项科研资助。近五年累计科研经费总额600余万元;先后获得卫生部、中华医学会、贵州省政府等颁发的科技进步成果奖及优秀论文奖奖励、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收录10篇;出版专著及教材等30余部。自1978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点迄今已招生25届,获得硕士学位125人;依托我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博士点,学科点自2004年开始博士招生,11人获得博士学位。目前以病原生物学博士点招生,已招生3人。

1.2 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方向)

微生物学教研室现有学科专业主要包括细菌学、病毒学和真菌学,并且是贵州医科大学微生物学与感染病学研究所、贵州医科大学临床前药物微生物学检测实验室以及贵州省实验动物微生物学监测点,现有研究方向包括:1、微生物与微生物感染;2、病原菌的遗传多态性与致病性;3、系统微生物学;4、医学病毒学;5、微生物分子生物学;6、钩端螺旋体的致病机制。近年来,本方向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技基金,贵州省中药现代化专项基金重大项目、贵州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贵州省高层次人才基金省长基金、贵州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国际合作项目基金、贵州省卫生厅科研计划项目基金、贵州省教育厅基金、贵阳市科技局科技基金等多项科研资助。完成的项目曾分别获得卫生部、中华医学会、贵州省政府、省科学技术协会、省卫生厅、市政府、贵州医科大学等颁发的科技进步成果奖及优秀论文奖奖励、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收录10篇;出版专著及教材等30余部。本专业方向师资队伍雄厚,中国工程院廖万清院士为我专业候鸟型人才,美国Temple大学Mark A. Feitelson教授受聘我院客座教授,并且与国内外专家、国内、省内医院和企业开展了科研合作。本专业方向自1996年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作为两个学科专业单独招生以来,微生物学专业已招生17届,获得硕士学位63人。

病原生物学是省级重点学科,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微生物学是省级精品课程,人体寄生虫学团队是省级教学团队,学科点所在现代病原生物学实验室是省级特色重点实验室,搭建组织学技术平台,细胞学实验平台,大分子纯化平台、分子生物学实验平台、病原微生物实验平台等,拥有P2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昆虫养殖室、细胞微生物学实验室、细菌学实验室、病毒学实验室、真菌学实验室、微生物生物多样性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动物实验室、临床前药物微生物学检测实验室和冷藏室。具备进行硕士、博士研究生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必要实验条件。毕业生100%就业,主要就业去向是高校、研究院所、医院临床科室和辅助科室、疾控中心、检验检疫部门、质监部门及生物、药业公司等就业和国内外攻读博士学位,就业范围广,前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