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河北省 主管部门:河北省

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 土木工程
专业介绍:

081400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专业是我校土木工程学院学术型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招生专业。该专业在土木工程学院下设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四个方向,面向建筑、交通、市政等土建行业,培养掌握土木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综合应用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能从事土木工程方面的教学、科研、设计和技术管理或其它工程技术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该学科结构合理,师资雄厚。在我院现有教授(正高级工程师)13人,副教授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1人。拥有全国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全国一级注册岩土工程师、全国一级注册建造师30余人。近年来,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项目合计40余项,获得省级、市厅级等各级各类奖励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近5年,获得国家专利260余项,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到工程建设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该学科依托河北省土木工程诊断、改造与抗灾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寒冷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结构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北省高校绿色建材与建筑改造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河北省装配式建筑技术研发中心、河北省高校道桥结构健康监测与维修加固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土木工程结构实验中心、张家口市岩土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与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河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河北建工集团、河北建设集团、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等科研院所建立研究与技术开发基地。

01岩土工程

岩土工程隶属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主要培养有关岩土工程设计理论和实践的高级专门人才,立足于解决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下设研究方向为地基处理及基础工程、特殊土工程特性、环境岩土工程及岩土工程测试、隧道与地下工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基坑稳定与变形控制;冻土、膨胀土、黄土、盐渍土等特殊土的工程性质和工程应用技术;岩土工程中的数值分析;岩土工程与环境;地下空间的利用与开发;边坡与支挡工程稳定性研究;土动力学与岩土地震工程;公路、铁路路基工程;岩石微观力学等。

该方向师资力量雄厚,学术团队年龄结构合理,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导师4人,博士后2人。近5年,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承担省部级、厅局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EI检索30余篇。该方向依托河北省土木工程诊断、改造与抗灾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土木工程结构实验中心)、张家口市岩土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充分发挥岩土工程方向的优势。岩土工程实验室实验设备及计算资源充沛,为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该方向的科研方向注重前瞻性和应用性,以建筑行业的实际需求为引导,与企业联合进行关键技术攻关,5年,获得国家专利20余项,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到工程建设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02结构工程

结构工程隶属土木工程一级学科,是河北省重点学科、我校传统学科。该方向主要针对工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应用研究,下设研究方向有:新型建筑结构体系与新型结构材料,钢结构、新型组合结构及混合结构,装配式建筑技术,工程结构检测、鉴定、加固及改造,绿色建材与建筑节能。主要研究内容有:新型结构体系,包括钢(轻钢)体系、钢-混凝土混合体系、钢-木结构体系等;新型结构材料,包括利用植物纤维、尾矿、建筑垃圾等工农业废弃物,制备新型绿色复合轻集料混凝土和建筑制品,研制新型植物纤维建筑体系及应用成套技术等;装配式建筑技术,包括新型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结构连接技术、装配式建筑制品及部品等;建筑结构健康监测、损伤检测技术、抗震性能及安全性评定、加固修复关键技术;既有建筑综合改造技术包括加层加固、节能改造等;古建筑加固、修复、保护技术;绿色施工技术、新型模架体系、BIM技术等。

该方向拥有河北省高校绿色建材与建筑改造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河北省装配式建筑技术研发中心,河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土木工程结构实验中心)等科技平台。拥有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河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河北建工集团、河北建设集团等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该方向师资力量雄厚,团队结构优良。近年来主持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合计20余项;获得省级、市厅级等各级各类奖励1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8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良好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和专有技术。

03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隶属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研究方向包括工程结构抗震、结构安全性评估与结构优化、结构鉴定与加固设计、工程结构振动与控制、绿色建筑材料等。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和抗震、减震基本理论,结合结构振动控制,提出新型抗震结构体系和材料,建立依据性能设计的结构抗震、减震设计理论和方法,提高结构抗震性能以减少地震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该方向研究瞄准前沿,在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结构抗震与控制技术方面,突破传统抗震方式,引入自控、机械、电子等领域的相关技术及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方法,使智能控制、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与传统的工程结构相结合,形成新的隔震和减震方向,为结构抗震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

该方向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科研能力强、工程实践经验丰富、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拥有拟静力/拟动力结构试验数字液压加载系统、液压伺服加载系统等多套先进科研设备,能够满足研究生培养的科研需要。

近几年取得的代表性成果有:(1)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结构控制的影响,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考虑结构-地下室-桩-土相互作用的结构智能控制研究, 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铁尾矿工程应用;(4)拓扑优化设计在预应力钢结构中的应用研究;(5)古建筑抗震加固等。近年公开发表科研论文100多篇,其中在国际会议及核心期刊发表30多篇,被三大检索收录论文20多篇,获得国家专利20余项。

04桥梁与隧道工程

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隶属土木工程一级学科,是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多年来致力于培养道桥结构健康监测与维修加固、隧道工程防灾抗灾、隧道与路基工程动力学及路面材料等技术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下设研究方向为桥梁与隧道工程设计理论与施工新技术、桥梁与隧道工程动力响应及抗震加固技术、桥梁隧道与路基动力学、交通工程耐久性及防灾抗灾新技术。

该方向学术团队年龄结构合理,科研能力突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人,正高级工程师1人,现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厅指令性课题、教育厅重点课题等纵向项目10余项,主持承担横向课题20余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特等奖1项。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国家专利40余项。

该方向充分发挥土木工程的优势,依托河北省土木工程诊断、改造与抗灾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寒冷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高校道桥结构健康监测与维修加固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和土木工程结构实验中心,与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等科研院所建立道桥研究与技术开发基地。

该方向科研方向注重前瞻性和应用性,以建筑业的实际需求为引导,与企业联合申报科研项目、联合关键技术攻关,取得了一批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近年来,取得的代表性成果有:(1)地标性青海鱼卡(红柳)至一里坪铁路段风沙防护研究;(2)高铁隧道下穿既有干线重载铁路隧道施工分析保护措施研究;(3)城市桥梁安全性评定和快速保障及修复技术研究。上述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到重大工程建设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现该方向结合区域特点及未来专业发展趋势,对原有研究方向作了进一步的凝练,拟在以下方向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工作:(1)寒冷地区道路桥梁材料与养护技术;(2)寒冷地区道路交通的风沙及风积雪灾害防治技术;(3)隧道施工及服役期监测及安全评价技术;(4)桥梁、隧道与路基动力学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