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天津市 主管部门:中国民用航空局

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专业介绍:

1、专业基本情况及特色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二级学科工学硕士授予权获批于1998年,成为学校首批硕士授权学科,2006年获得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天津市第四期、第五期(最新)重点学科,天津市双一流特色学科群牵头学科。本专业立足于我校民航学科专业门类齐全的优势,瞄准国际民航领域航空器持续适航与维修研究前沿,以高水平飞行器维修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为主,为国家民航强国建设发挥技术支撑与引领作用。

主要特色优势为:

(1)拥有较强的专业化科研平台

本专业目前拥有2个国家级和3个省部级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平台,分别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民航大学工程技术训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机务维修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中国民用航空局“民航机务维修工程科研基地”、“航空器适航审定技术与管理研究中心”和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民用航空器适航与维修重点实验室”。

(2)人才培养成果显著

本专业毕业生广泛就职于民航相关行业企事业单位,近五年就业率均在99%以上,在民航领域有50%以上的维修技术骨干是由本本专业培养,因此被业内誉为中国民航机务维修人才的摇篮。同时,本专业还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于2017年与法国阿尔比大学建立了人才联合培养长期合作关系。

(3)科研成果成效突出

在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领域坚持以学术促培养的原则,近五年荣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项,共承担科研项目96项,总经费4270万元,国家项目11项;省部级项目18项;横向项目63项,共发表论文7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7篇,EI收录论文31篇;授权发明专利83项,转化或应用专利15项。

2、培养目标

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毕业生应具有坚实的现代航空器维修设计、制造以及持续适航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国内外前沿研究,掌握适航技术与标准,具有独立从事与现代航空器运行安全与维修相关的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能力;拥有较高英语水平,能阅读本专业英文资料;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可在民航和航空工业的企事业单位以及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科研、教学、工程技术和管理工作。

3、培养方向介绍

本专业设置了4个培养方向

(1)飞机维修设计与工程

围绕着民航飞机安全高效运行和国家大飞机发展战略,长期开展飞机维修计划、可靠性评估、健康管理、维修工程等领域的科学与技术研究。在飞机结构可靠性、飞机系统健康评估、飞机维修方案设计、大数据挖掘与应用方面成果丰硕,特色鲜明。

(2)航空器推进理论与工程

围绕着航空发动机安全、高效的使用以及国家自主研发商用航空发动机的重大需求,长期开展民航发动机的监控、诊断、维修、性能分析、机队管理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已在航空发动机健康管理、可靠性以及维修工程领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

(3)故障诊断和健康管理

以航空器故障诊断与健康管理民航的重大实际需求为背景,基于智能故障算法、大数据、可视化技术等手段开展发动机和飞机主要子系统的故障识别与诊断、性能监控与评估、故障预测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为民用航空器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提供支撑。

(4)航空器持续适航与维修

针对贯穿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的航空器全寿命周期,突出多学科交叉融合,开展航空器的维修标准、程序、维修方案和资源需求等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民用飞机维修系统设计;民机维修符合性验证;民用飞机维修大纲制定技术;民用飞机维修综合保障技术;民机维修方案优化决策;民机直接维修成本分析与控制;老龄飞机运营可靠性与安全性评估;航空器智能维修规划。

4、教学科研支撑

本专业是天津市第四、第五期重点学科,天津市特色学科群牵头学科,实验仪器设备总值2620万元,实验室总面积2020平方米;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民航大学工程技术训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机务维修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中国民用航空局“民航机务维修工程科研基地”、“航空器适航审定技术与管理研究中心”和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民用航空器适航与维修重点实验室”五个国家级、省部级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