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 | 艺术设计 |
专业介绍: |
专业代码:135108 艺术设计领域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旨在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系统专业知识和高水平专业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设计专门人才,为国家艺术设计事业的发展提供优秀的艺术设计实践、管理、教育和艺术设计活动策划、组织者。艺术设计领域下设现代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和工艺美术三个研究方向。方向一:艺术设计(现代艺术设计) 方向代码:01 1. 培养目标 艺术设计(现代艺术设计)专业通过特色专业课程的研究与学习,旨在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现代文化素养、掌握系统专业知识和高水平技能,同时具备个性创造能力以及审美和批评能力,具有一定艺术造诣,能胜任艺术设计各领域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设计专门人才,为艺术设计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优秀的创作者、教育者和组织管理人才。本专业目前涵盖环艺设计、平面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动画与游戏设计、广告设计、商业插画、数字媒体设计等方向。 2. 培养特色 现代艺术设计方向注重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培养艺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与市场的结合,以设计、实用为发展定位,采用“工作室+设计项目”的培养模式。专业建有多个功能齐全、设备先进、设计专业化的实验室、工作室和研究生专用教室,能满足专业实践课教学需要。同时与一些著名的设计机构签署实习基地协议,以强大的实习基地及科研与设计项目为支撑,为研究生打造培养+科研+实践的成长平台。同时,作为北京高校人物造型设计联盟单位、中国学院奖常务理事单位、中国动画协会会员单位,学校实施“校企联合培养”的教学模式,随时了解国际国内设计资讯,走在创意文化产业前沿。 2016级现代艺术设计方向研究生教学成果汇报展展出现场 2017届现代艺术设计方向研究生毕业答辩现场评审 3. 师资力量 由于占据北京文化中心的地域优势,本专业不仅拥有强大的校内学术导师团队,还拥有以多位世界500强企业的设计总监和国际三大设计协会成员为导师的教师团队,包括前工业设计协会国际理事会主席、奔驰中国高级设计中心设计总监、韩国三星公司设计总监等多名业内大师,为学生配备最优的导师资源。 现代艺术设计方向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校外观访 设计实践环节(观访、项目设计、竞赛、实习等)是本方向研究生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肖勇来校举办专业讲座,与同学们愉快交流 4. 行业优势 现代艺术设计专业是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教育分会理事单位、北京高校人物造型设计联盟单位、中国学院奖常务理事单位、中国动画协会会员单位;该专业的教师科研成果丰硕,参与过多个国家级重点项目的设计工作,在多个国家级专业比赛上获得过一等奖;专业拥有多个实力雄厚的实习基地,强大的学术导师和行业导师团队为实践型人才培养提供有效支持。 5. 就业前景 毕业生可在设计公司、互联网公司、传媒机构、环境与建筑公司、服装与服饰公司、动画与游戏设计公司、教育机构、公共美术机构及相关单位从事设计、制作、教育、创意文化产业管理等工作。 方向二:艺术设计(工业设计) 方向代码:02 1.培养目标 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硕士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工业设计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商业意识、较强的工程实践经验,能够将艺术设计、工程技术实施与商业价值有机结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智能产品全产业链介入能力,在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开发与应用、工程规划与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式专门人才。 2.培养特色 (1)紧跟行业前沿,人才培养聚焦服务设计和智能产品设计 结合当前工业化与信息化高度融合发展新趋势,考虑到大数据、互联网、3D打印等新技术对整个产业生态圈、产业结构、生产关系带来颠覆性作用。我校将以创新为核心的分享型“服务设计”作为专业方向之一,在人才培养和课程设计上从造型设计转向高端综合服务与体验设计;从视觉设计转向交互、过程设计;从面向个体的设计转向面向群体的社会化设计;从面向产品的设计转向面向产业创新和商业模式的设计。 工业设计的另一个培养方向是智能产品设计,在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的新形势下,我校将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硬件终端产品设计作为专业培养的主攻方向。同时,工业设计专业集合了北京城市学院的信息技术专业群与智能制造专业群,为工业设计定位智能产品设计方向提供强大的学科支撑。 (2)大咖齐聚的导师团队,入驻校园的大师工作室 北京城市学院工业设计专业与学界、业界均有着深度的合作,聘请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柳冠中、洛可可设计集团CEO贾伟等众多国内外一线设计大咖成为研究生导师,指导研究生学术研究。同时为以上大师在校园内建设工作室,研究生入学后可以进入大师工作室参与企业真实的设计项目,直面“真题真做”的学习与实战机会。
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柳冠中 研究生与柳冠中老师、石振宇老师和汤重熹老师一起探讨项目方案
洛可可设计集团CEO贾伟 贾伟工作室 (3)实验室建设完备,设计实践、创新创业场所健全 先进的实习实训设施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保障,北京城市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拥有北京城市学院3D打印研究院、北京城市学院创客空间以及综合模型、人机工学、CMF三个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设计实践、创新创业的教学环境。 北京3D打印研究院。3D打印技术引领工业设计前沿,“国内最大、设备最全、院士牵头”的北京3D打印研究院为学生提供与现代设计深度融合的技术支撑和实践场所,学生不仅能够训练开放的设计思维、获得较强设计实践能力,还能够掌握先进的制造技术。 北京城市学院创客空间。创客空间可以实现从众创、众筹、众包、众分、众媒、众评的产品服务系统创新模式,培养创意设计与经营管理结合的新型人才。在这里学生可以学习一些模块化的创客课程,组织分享会、3D智造工作坊、智能产品设计workshop等活动,完成一些创客项目等。 综合模型制作实验室。研究生在这里可以实现油泥模型制作、木质模型制作、金属模型制作、塑料模型制作。 人机工程实验室。研究生在这里可以实现人机交互、视觉心理、使用性测试、虚拟设计等当前工业设计领域热门和前沿方向的实践研究。 CMF实验室。我校CMF实验室与洛可可共建,研究生在这里可以跟踪色彩、材料与表面处理领域的最新资讯,分析并预测用户需求,了解新材料、新工艺和色彩的发展及流行趋势,以创新设计的视角,为新产品开发提供CMF趋势分析、设计策略和设计方案。
3. 国际合作 工业设计专业通过承办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专家委员会年会的“国际论坛”与丹麦皇家艺术学院,通过教育部英国繁荣基金项目《中国特色国家资质框架的改革创新实践--以文化创意专业为例》与英国锐传学院、美国阿尔森特艺术设计学院、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国际交流院校)、美国TEAMS Design公司上海分部等国际知名设计类院校和企业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就学生联合培养、教师互访、课程开发、课题研究、科研项目合作等达成了合作意向。 承办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专家委员会年会 丹麦现代设计主题讲座 4.行业联系 北京城市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已经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广东工业设计城、意翔设计艺术学院、洛可可设计集团、美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美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故宫博物院、北京凝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华创浩锐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了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并设立了实习实践基地,为学生们提供一流、专业的实习实践平台。 部分合作企事业单位 5.就业前景 目前,工业设计人才需求量大,研究生毕业后可在专业工业设计公司、企业(或科研院所)的设计部门就业,也可以自主创业及成为自由设计师。 专业工业设计公司:毕业生可在洛可可、嘉兰图、木马等专业性强,工作环境好,薪金待遇高的知名设计公司从事工业设计、结构设计、设计管理等工作。 企业(或科研院所)的设计部门:毕业生可以到联想、华为、海尔等生产制造类企业的设计部门担任工业设计师,从事工业设计、结构设计、设计管理、项目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到互联网公司的设计部门从事用户研究、交互设计、视觉设计、产品经理等工作;当然,还可以到设有工业设计部门的部分科研院所从事以上工业设计相关工作。 自主创业及自由设计师:工业设计专业还具有低成本自主创业的优势,你可以成立自己的设计公司、设计工作室等;还可以作为自由设计师,服务于不同设计公司或不同企业的设计部门。 方向三:艺术设计(工艺美术) 方向代码:03 1. 培养目标 艺术硕士专业艺术设计领域工艺美术方向,研究涵盖漆艺、雕刻、首饰设计等。以“现代师徒制”为核心的特色培养模式,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以培育传统工艺从业者的工匠精神为己任。本专业培养以训练和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专业理论素养、专业领域审美能力及指导市场生产的能力为主干,致力于培育践行知行合一的工艺美术人才。 2. 行业优势 本专业建有玉雕工作室、石雕工作室、木工艺工作室、工艺基础造型工作室、漆艺工作室、首饰镶嵌与珐琅工作室、首饰雕蜡工作室、首饰创意工作室等相关高水平的专业工作室。同时建设了一批实习实践基地和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包括中国工美集团、工信部、北京工美集团、北京金漆镶嵌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扬州工美集团、扬州漆器厂、泉州宝时达工艺品公司,以及各级博物馆等。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福州脱胎漆艺代表性传承人汪天亮教授在艺术家工作室给研究生开展讲座 北京金漆镶嵌有限公司总经理柏群给研究生开展讲座 3. 师资力量 本专业实行校内导师与行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的指导模式。以毕业于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的中国第一位漆艺博士陈秋荣教授为带头人,组建了一支由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博士生导师、日本漆艺江户莳绘赤塚派十代传人、日本“人间国宝”三田村有纯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福州脱胎漆艺代表性传承人汪天亮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卓凡副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项目牙雕代表性传承人李春珂,原中国工美集团副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潘莉萍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宝庆、潘惊石等为主,由行业专家、名校毕业生及拥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所组成的教学、导师团队。 东京艺术大学漆艺教授三田村有纯与工艺美术系主任、漆艺博士陈秋荣教授共同为学生授课 东京艺术大学漆艺教授三田村有纯为同学授课 4. 就业前景 研究生毕业后,可到政府文化部门、文化企业、文化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等相关专业领域,从事传统工艺的传承、创作、保护、管理等工作。 5. 培养成果 2016级中国传统工艺方向研究生申报参与了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扬州漆器髹饰技艺创作人才培养项目。 首饰设计工作室 打磨漆板 髹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