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广东省 主管部门:广东省

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 生物医学工程
专业介绍:

专业介绍

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着力培养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有宽广而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系统和较深入的专门知识与实验技术,在理、工、医等学科交叉领域进行前沿科学研究,特别是在生物传感、纳米医学、生物材料和分子影像等领域,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学科方向:本学科的研究方向瞄准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前沿科技,同时面向深圳市乃至全国的生命健康和精准医疗领域的需求,着重研究前言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新技术新方法。主要包括:生物传感、纳米医学、生物材料和分子影像。


   导师队伍:专业导师队伍的规模与结构、特色与优势


   深圳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是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师资力量集中,基础雄厚。目前承担研究生教学的专职教师有45人,全部具有博士学历,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有20人。每个研究方向形成了合理的学术梯队。


   学术带头人与学术骨干简介:
张学记 教授,博士生导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副校长。主要从事生物传感器领域的研究。

 鹏 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部副主任/医学院副院长,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课题负责人,深圳市孔雀团队负责人。主要从事分子影像学和纳米医学领域的研究。

董海峰 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课题负责人,主要从事核酸生物传感器和纳米药物领域的研究。

杨华艳 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就职于瑞士日内瓦大学讲师。主要从事手性纳米材料及其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研究。

  磊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纳米发光探针和抗菌材料领域的研究。

  静 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课题负责人,广东省青年拔尖人才,荔园优青。主要从事功能探针设计和合成及其在疾病诊疗领域的研究。

许太林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深圳市高层次人才。主要从事可穿戴生物传感、器件和设备的研究。

      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化学生物凝聚组装原理,开发和构筑智能生物传感探针、器件和设备,实现疾病标志物检测等场景应用。

张一帆  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深圳市高层次人才。主要从事分子影像纳米探针的设计及其在癌症协同治疗领域的研究。

 

   课程设置:开设了生物材料、生物传感器、生物医学工程导论、医学统计学等专业课。

报考要求

欢迎具有化学、材料、生物或医学相关背景的学生报考;欢迎推免生,欢迎具有博士授权或硕士授权高校的考生报考。除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外,其他考生须在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前取得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