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 | 建筑学 |
专业介绍: |
081300建筑学(一级学科): 专业代码:081300 授予学位:工学硕士 专业名称:建筑学 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周围环境的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理、工、文、艺等领域,具有科学与艺术、理工与人文结合的特点。作为一门具有理论性和研究性的学科,建筑学的关注对象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逐步从传统的设计实践领域扩展到更广阔的人居环境学科群。建筑学的学术研究是学科发展的驱动力,并且不断从学科交叉中获得新的工具和方法论。建筑学的学术能力训练强调学生了解建筑行业的学术动态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并具备学术写作、创作研发以及技术交流的能力。 深圳大学建筑学专业成立于1983年9月,长期是深圳大学重点学科,1993年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2003年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2008年被定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分别于1996、2001、2006年获得二级学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和建筑技术科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及学位授予权;于2011年获得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招生及学位授予权。2012年,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评估,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并被评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201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19年,获得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建筑学专业入选国家“双万计划”一流专业建设点。2020年,以优秀级别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评估。
立足深圳作为大湾区核心城市的特殊背景,结合岭南地区的气候特点,针对快速城市化所面临的城市建设及生态环境问题,依据建筑行为学、人居环境科学、建筑形态学、建筑空间构成模式等基础理论,重点对大型公共建筑组合及集群、住区环境及居住建筑的设计及其理论等展开研究。 二、建筑历史与理论 关注我国南方地区传统聚落及建筑、近代建筑文化交流、当代城市建设历史理论等专题,展开聚落空间及建筑形态的模式、特征、发展历程及建构规律等研究。
三、建筑技术科学 基于中国南方地区的气候和环境特征,针对建成环境的健康舒适与可持续性,利用大数据分析、虚拟仿真、模拟实测等方法,开展绿色建筑设计方法以及建筑构造、环境、能源和数字化技术的相关研究。
3、袁磊教授,现任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深圳大学教务部主任。兼任深圳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深圳市建设工程专家库专家,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技术分理事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会员,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青年委员会会员,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环境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委员, 深圳市绿色建筑协会会员、监事。深圳市优秀青年教师,深圳市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后备级领军人才。 现代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理论与研究方法、建筑设计与研究专题、当代建筑前沿、建成环境认知与空间活力 、西方古典建筑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专题研究、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照明新技术与光环境、建筑色彩 、数理统计与数据分析、生态建筑学 、绿色建筑与低碳城市参数化设计 、城市设计、体验现代艺术、建筑色彩、环境与行为研究专题等课程。 教学资源:
奖助体系: 施国平,1997年毕业,现美国PURE建筑师事务所合伙人 罗薇,2005年毕业,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科办副主任,讲师 李铿,2006年毕业,深圳市万德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设计院院长、董事 黄跃昊,2009年毕业,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主任、教授 王志刚,2009年毕业,中国建筑设计集团总公司上海分公司总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蒋志丹,2009年毕业,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副教授 封晨,2011年毕业,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博士后 张轶伟,2012年毕业,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教授 徐亮,2014年毕业,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高级讲师
本专业毕业生的一般就业去向: (1)建筑设计公司,(2)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3)政府建筑管理部门,(4)房地产公司; 代表性的就业单位主要有: (1)深圳市建筑设计总院,(2)CCDI 建筑设计有限公司,(3)筑波建筑设计有限公司,(4)清华苑建筑设计有限公司,(5)华阳建筑设计,(6)国内外著名建筑院校读博。 国际合作最新进展: 招生概况:
报考要求要求考生为大学本科毕业,除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外,其他考生须在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前取得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知识面宽,设计基本功扎实,身体健康,生活乐观。特别欢迎具有博士授权或硕士授权高校的考生报考,欢迎推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