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河南省 主管部门:河南省

院系设置

院系设置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郑州市,地处华北平原南部,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交通便捷,是河南省唯一一所具有鲜明航空特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始建于1949年,与共和国同龄,时称平原省立财经学校。1964年全国16所航空学校调整,更名郑州航空工业学校,1978年升格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专科学校,1984年升格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本科),1989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先后隶属于航空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1999年,学校隶属关系发生转变,由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主管转变为中央与地方共建,日常管理以河南省为主的办学体制。2009年,通过硕士单位立项建设评审,2013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7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规划高校。2017年12月,成为河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民用航空局共建高校,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2020年,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高校。2021年,获批成为河南省博士学位一般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秉承“严谨、求实、开拓、进取”之校训,弘扬“空天报国 砺新图强”之精神,坚持“德育首位、教学中心、质量至上、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坚守“笃学敬业 严慎细实”的行为准则,坚持面向航空航天产业、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办强航空航天类工科、办精传统经管类学科,构建以航空航天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建设思路,确立了在航空工业管理和技术应用研究领域中的较强优势。

学校占地1700余亩,建筑面积101.54万平方米,实验场所面积8.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1.8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77亿元。图书馆文献资源总量1033万册,其中图书255万册、数字资源778万册。

学校有工、管、文、理、经、法、艺、教、交叉九大学科门类。下设19个教学院(部),1个书院,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南乌拉尔学院,1个继续教育学院。现有8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省特色骨干学科群,1个省特需急需特色骨干学科群,15个省重点学科。现有63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72门。两项成果获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区、市)招生,普通本科专业在河南省全部纳入一本批次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26000余人。现有教职工2130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68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4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7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7人,省特聘教授1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8人,省教学名师12人,省优秀教师17人,省师德先进个人7人,省先进教育工作者2人,省文明教师24人,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59人,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91人。

学校现有省级科研平台51个,其中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实验室1个,省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档案局重点实验室1个,工业和信息化部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1个,省国际联合实验室2个,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省工程研究中心10个,省外籍科学家工作室2个,省工业设计中心1个,省创新协同服务平台2个,省创新实验室1个,省校企研发中心(重点)1个,省产业融合创新中心1个,省研究中心3个,省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十大新型品牌智库1个、省特色智库1个,省科技智库研究基地1个,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个,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省思政教学特色化研究中心1个、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省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训暨企业孵化平台1个。建立了无人机研究院、大数据科学研究院等跨学科科研平台。

学校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波兰、韩国、坦桑尼亚等30多个国家的75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多形式、深层次、宽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与英国高地与群岛大学、波兰华沙人文社科大学举办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现了学校在中外合作办学领域项目和机构全覆盖;与坦桑尼亚多多马大学合作建立孔子学院,荣获全球“先进孔子学院”“公共外交工作先进单位”“中坦友好使者奖”等称号;建成省内首家法语联盟“郑州法语联盟”、ICAO/FIATA空运危险品培训分中心。

学校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理想信念坚定、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航空航天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近三年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斩获国家级奖项23项,省级奖项223项。获批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163项。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单项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2800余项。郑航众创空间入选国家级众创空间备案名单,获批河南省首批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高校,获批省级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中心。

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20余万名各级各类人才。广大校友服务于航空航天、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涌现出一批杰出代表,如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徐济超,空军总后勤部原副部长张世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杨圣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总会计师顾惠忠,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原总会计师、党组成员刘跃珍,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原总会计师田民,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原副局长、党组成员、国家原子能机构原副主任、现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华,中国西电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总会计师赫连明利,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水利部纪检监察组组长、水利部党组成员王新哲,中国融通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总会计师李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总会计师都本正等。

近年来,学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河南省本科院校综合实力20强”“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南高等教育十大杰出贡献单位”“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南最具国内就业竞争力的高校”“河南高等教育十大榜样示范高校”“河南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院校”“河南综合实力20强领军高校”“河南高等教育综合实力20强高校”“河南省首批新时代依法治校示范校”“河南省文明校园”“省级平安校园”“河南省学分制管理示范高校”“河南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河南高校招生就业工作示范单位”“河南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等荣誉。

学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转型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战略,坚持“1357”工作思路,锐意进取,勇毅前行,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创新开放、协调发展的高水平航空航天大学再谱新章!

(以上数据时间截至2024年6月1日)



重点实验室


学校现有科研实验平台45个,其中省以上29个,包括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重点实验室2个,省国际联合实验室2个,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工程研究中心5个,省工程实验室5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省研究中心2个,省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河南省新型品牌智库1个、河南省特色智库1个,河南省科技智库研究基地1个河南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基地1个。省优秀创新团队1个,省创新团队6个。建立了无人机研究院、大数据科学研究院等跨学科科研平台。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2项,基于NSFC国际合作项目1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7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72国内率先发布我国航空经济指数航空物流指数连续主办了三届中德“先进陶瓷材料设计、制备与应用”双边学术研讨会。承办2018先端机电融合系统国际学术会议、中国硅酸盐学会无机非金属材料专题高性能陶瓷研讨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经济分会学术年会、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2019航空经济发展论坛暨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十四五”发展研讨会、创新中国2019中国国际航空产业技术高峰论坛、2021年首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无人机创新应用高层论坛等会议。



重点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

学科名称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区域经济学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材料学

结构工程

理论经济学

法学

数学

系统科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软件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

设计

 


可授予的学位

序号

门类

学位点名称

类别

1

管理学

工商管理学

学硕

2

会计

专硕

3

工商管理

专硕

4

审计

专硕

5

信息资源管理

学硕

6

图书情报

专硕

7

管理科学与工程

学硕

8

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学硕

9

金融

专硕

10

应用统计

专硕

11

    

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硕

12

材料与化工

专硕

1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学硕

14

机械

专硕

15

电子信息

专硕

16

土木工程

学硕

17

土木水利

专硕

18

交通运输

专硕

19

教育学

国际中文教育

专硕

20

    

法律

专硕

21

    

翻译

专硕

22

艺术学

设计

专硕


师资力量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区、市)招生,普通本科专业在河南省全部纳入一本批次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26000余人。现有教职工2130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68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4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7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7人,省特聘教授1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8人,省教学名师12人,省优秀教师17人,省师德先进个人7人,省先进教育工作者2人,省文明教师24人,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59人,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91人。

学生人数

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20余万名各级各类人才。广大校友服务于航空航天、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涌现出一批杰出代表,如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徐济超,空军总后勤部原副部长张世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杨圣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总会计师顾惠忠,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原总会计师、党组成员刘跃珍,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原总会计师田民,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原副局长、党组成员、国家原子能机构原副主任、现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华,中国西电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总会计师赫连明利,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水利部纪检监察组组长、水利部党组成员王新哲,中国融通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总会计师李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总会计师都本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