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设置
院系设置
学院情况请点击网页查看:
001文学院 002历史文化学院 003教育学院 004心理学院
005马克思主义学院 006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 007法学院 008经济学院
009商学院 010外国语学院 011音乐学院 012舞蹈学院
013美术学院 014体育学院 015数学与统计学院 016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017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018化学化工学院 019生命科学学院 020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021教育技术学院 022传媒学院 023旅游学院 024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重点实验室
生态环境相关高分子材料实验室
生态环境相关高分子材料实验室,是在甘肃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于2005年7月由国家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的生态环境相关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9年5月通过教育部专家组验收,成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修复高分子材料研究、环境友好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和改性天然及农用生态高分子材料研究。生态环境相关高分子材料实验室,是在甘肃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于2005年7月由国家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的生态环境相关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9年5月通过教育部专家组验收,成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修复高分子材料研究、环境友好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和改性天然及农用生态高分子材料研究。
2005年以来,重点实验室共承担校级以上科研项目133项,其中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97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5项,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甘肃省科技厅及甘肃省教育厅项目30项。重点实验室7项成果通过省级鉴定;18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省部级奖项;申请专利85项,授权34项;实验室建设期间发表研究论文近400篇(核心期刊以上),其中被SCI收录225篇。与研究院所和企业合作项目12项。
重点实验室非常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2005年以来先后派出多名教师到国外大学、研究所深造和进行科研活动,实验室现有科研人员37人,其中教授20人,研究员2人,副教授15人。获博士学位28人,回国博士后9人。
甘肃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于2003年底由甘肃省科技厅正式批准、依托西北师范大学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化学一级省级重点学科建立。
实验室队伍中现有教授37人,其中教授19人,研究员2人,副教授16人。其中获博士学位29人,回国博士后9人。形成了一批学历层次高、学术造诣深、人员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的优秀中青年科研队伍,具有较雄厚的研究实力。实验室占地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大型仪器设备总值为1700多万元,测试仪器齐全,具备进行高水平研究工作的良好条件。
近年来,重点实验室紧紧围绕甘肃石化、农业和生态环境等领域,积极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兰州石化公司石化研究院等单位实行产、学、研结合,积极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积极引进、培养和稳定优秀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学术带头人,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完成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获得多项省部级科研奖励。目前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已成为我校组织高水平科学研究、聚集和培养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研究方向
高分子材料基础研究:
生态环境及农用高分子材料研究
高分子-无机复合材料研究
实验室主要研究内容
1. 高分子材料基础研究
2. 生态环境及农用高分子材料
3. 高分子复合超薄聚合物膜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4. 高分子卟啉类化合物自组装膜及其界面电催化性能研究
5. 无卤阻燃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
6. 生物可降解聚乳酸研究
重点学科
西北师范大学2006—2010年度省级重点学科简介
我校共有16个学科入选“2006—2010年度甘肃省高校省级重点学科”, 其中教育学、化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社会学、艺术学、体育学等9个学科为一级学科,基础数学、原子与分子物理、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教育技术学、英语语言文学等6个学科为二级学科,生态经济学为交叉学科,涵盖了9个学科门类。
2002年以来,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7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20余项,共获科研经费616.4万元;发表论文630余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1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6部,译著1部;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0余项。 “十一五”目标是建设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2002年以来,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专项(973前期专项)1项,国家科技部科技攻关项目1项,各类科研经费12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750篇,其中SCI,EI,ISTP检索论文360篇,影响因子2.0以上论文40篇,正式出版专著6部,获得各类科研奖励18项,申请发明专利62项,其中公开及授权42项,鉴定项目15项,转让项目2项并投产,现已开展8项应用开发项目,主办3次国际学术会议,4次国内学术会议。 “十一五”目标是建设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
2002年以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共计24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项,获各项科研经费100多万元;在国内权威期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共计250余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0余部;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励30余项;举办了3次大型国内学术会议。“十一五”目标是获得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历史学
2002年以来,获得各类科研经费3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9项、省部级项目15项、与地方政府共建项目19项,获科研经费近300万元;在《求是》、《光明日报》、《中国史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等国家权威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在CSSCI上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20余部。主办国际宋史研讨会、西北开发史研讨会、甘肃省历史学会年会、第十一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等大型会议。“十一五”目标是获得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马克思主义理论
心理学
社会学
艺术学
体育学
基础数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自然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教育技术学
英语语言文学
生态经济学
序号 |
学科
门类 |
学科名称 |
学科级别 |
学科带头人 |
所属学院 |
1 |
法 学 |
社会学 |
1 |
王宗礼 |
政法学院 |
2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
陈晓龙 |
政法学院 | |
3 |
教育学 |
教育学 |
1 |
万明钢 |
教育学院 |
4 |
体育学 |
1 |
魏争光 |
体育学院 | |
5 |
心理学 |
1 |
周爱保、王沛 |
教育学院 | |
6 |
教育技术学 |
2 |
杨改学 |
教传学院 | |
7 |
文 学 |
中国语言文学 |
1 |
伏俊琏 |
文学院 |
8 |
艺术学 |
1 |
张君仁 |
音乐学院
美术学院 | |
9 |
英语语言文学 |
2 |
姜秋霞 |
外语学院 | |
10 |
历史学 |
历史学 |
1 |
田 澍 |
文学院 |
11 |
理 学 |
基础数学 |
2 |
马如云 |
数信学院 |
12 |
原子与分子物理 |
2 |
董晨钟 |
物电学院 | |
13 |
化学 |
1 |
雷自强 |
化工学院 | |
14 |
生态经济学 |
交叉 |
程国栋 |
地环学院 | |
15 |
自然地理学 |
2 |
张明军 |
地环学院 | |
16 |
人文地理学 |
2 |
石培基 |
地环学院 |
可授予的学位
单位代码 |
单位名称 |
专业名称 |
联系电话 |
001 |
文史学院 |
中国古代文学 ** 汉语言文字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 文艺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国古代史 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字学) ** 专门史 ** 历史地理学 世界史 中国语言文学 *** 历史学 *** 中国少数民族史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中国近现代史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 |
0931-7971831 |
002 |
教育学院 |
教育学 * 心理学 *** 课程与教学论 ** 教育史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教育学原理 ** 学前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 应用心理学 教育经济与管理 比较教育学 ** 基础心理学 成人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 特殊教育学 ** 教育硕士专业 应用心理硕士 |
0931-7971266 |
003 |
政法学院 |
社会学 伦理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思想政治教育 ** 中国哲学 法学理论 政治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外国哲学 国际政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公共管理硕士 社会工作硕士 |
0931-7971312 0931-7971257 |
004 |
经济管理学院 |
区域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财政学(含税收学) 产业经济学 统计学 |
0931-7971583 |
006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翻译硕士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英语) |
0931-7971885 |
006 |
音乐学院 |
音乐学 艺术学 艺术硕士(音乐) |
0931-7971894 |
007 |
体育学院 |
体育学 *** 体育人文社会学 体育教育训练学 运动人体科学 民族传统体育学 体育硕士 |
0931-7970577 |
008 |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
基础数学 ** 计算数学 应用数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数学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运筹学与控制论 计算机技术 软件工程 |
0931-7971124 |
009 |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
原子与分子物理 ** 凝聚态物理 理论物理 电路与系统 物理学 ***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等离子体物理 声学 光学 无线电物理 工程硕士(电子与通信工程) |
0931-7970711 |
010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分析化学 ** 有机化学 ** 无机化学 ** 物理化学 ** 应用化学 工业催化 工程硕士(化学工程) |
0931-7971851 |
011 |
生命科学学院 |
植物学 细胞生物学 生态学 动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0931-7971414 |
012 |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
自然地理学 ** 人文地理学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环境科学 旅游管理 地理学 *** 工程硕士(环境工程) |
0931-7971565 |
013 |
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 |
教育技术学 ** 广播电视艺术学 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 |
0931-7970873 |
014 |
美术学院 |
美术学 艺术学 艺术硕士(美术) |
0931-7971214 |
015 |
旅游学院 |
旅游管理硕士 |
0931-7970605 |
师资力量
学校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高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408人,其中专任教师1267人,教授(研究员)233人,副教授(副研究员)595人。专任教师中,363人具有博士学位,605人具有硕士学位。现有两院院士2人,博士生导师101人,硕士生导师50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57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高校青年教师奖”8人,一级学科学术团队理事以上国家级35人、省部级71人,国家级专家8人,省部级专家19人,甘肃省“333”“555”科技创新人才70人,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二层次人选60人。李蒸、黎锦熙、袁敦礼、董守义、李建勋、胡国钰、吕斯百、孔宪武、常书鸿、陈涌、黄胄、彭铎、郭晋稀、程国栋、薛群基、李秉德、金宝祥、金少英、南国农等著名教授先后在学校任教。
学生人数
学校自独立设置以来,已培养各类学生13万余人。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各类学生35600余人。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