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广东省 主管部门:广东省

院校简介

学校领导

 

学校简介

   

学校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广东省江门市。1985年建校,1998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接收港澳台侨学生、国际学生资格和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现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和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围绕区域发展战略需求,努力建成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能力突出、侨校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人数约2万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近1.8万余人,研究生1400余人。设有21个教学机构,78个本科专业(方向),涉及经、管、法、文、理、工、艺术等7个学科门类。现有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5个,通过国家专业认证专业4个;省级重点(名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等39个。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2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4个、省级专项人才培养计划建设项目4个、省级科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6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26个,省级示范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7个。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占45%,博士学位占比55%,45岁及以下青年骨干教师占65%;博士研究生导师48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05人;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26人。

学校现有10个省级重点学科,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7个专业硕士授类别,硕士授权点覆盖学校所有理工科专业。拥有广东省医学大动物模型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平台19个,市厅级科研平台63个。聚焦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设立太平洋岛国研究院、华南生物医药大动物模型研究院、双碳研究院、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等高水平科研机构,成立中德(江门)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纺织新材料粤港联合实验室等一批国(境)外共建创新平台。

学校坚持对外开放办学,发挥毗邻港澳优势,不断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渠道。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9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与美、日、澳、港澳等国家和地区20多所高校联合培养本科生和博士硕士研究生。

在广东省、江门市的大力支持和持续投入下,学校办学综合水平和社会认可度持续提高,在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综合排名位列全国第336位;在U.S.News 2024-2025年度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学校在中国内地院校中位列257位。自然指数在国内高校居130位左右,入选2023自然指数年度榜单全球学术机构TOP500



周边环境

   

    江门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岸城市中心,东邻中山、珠海,西连阳江,北接广州、佛山、肇庆、云浮,南濒南海海域,毗邻港澳。全市总面积9505平方公里。江门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22.2-22.9摄氏度,年均降雨量 2055 毫米左右,日照平均1700小时以上,无霜期在360天以上。

    全市集雨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6条,主要河流西江、潭江径流量位居广东省前列;海岸线长420公里,大小海岛561个,数量居广东省第二位;全市森林蓄积量1990.5万立方米,森林面积421.50千公顷,森林覆盖率46.2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6平方米。江门是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环境质量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位居前列。全市主要河流水质至今仍保持Ⅱ至Ⅲ类标准,城市水域功能区和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大气环境质量优良率71%,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市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江门是中国侨都。祖籍江门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近400万人,遍布全球107个国家和地区。华侨爱国爱乡,通过捐助公益、投资兴业等方式帮助家乡发展。截至2015年底,为家乡捐资捐物达72.6亿港元,回乡投资累计达201.2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