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湖南省 主管部门:湖南省

科研条件

科研条件

学校设有直属学院25个,直属型附属医院9所,研究生协作培养单位27个;设有本科专业7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9种;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学校面向全国(含港澳台)以及部分国家和地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36277人,博士、硕士研究生6897人,国际学生465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2522人,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人才计划专家、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专家、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100余名,有湖南省芙蓉学者、百人计划专家、杰出青年等160名。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国防科技创新团队、部省级创新团队、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省级教学团队38个;是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学校拥有1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国防重点专业和紧缺专业、卓越计划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1个;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有国家级一流课程2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精品开放课程3门;有教育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2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与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等46个。在全国率先实施免费医学生政策,推进+X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单位,入选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青年就业创业教育先进集体。

学校临床医学、化学、工程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核科学与技术入选世界一流培育学科。有国家核医结合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核燃料循环技术与装备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核能与核安全国家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态环境部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平台9个;拥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社科研究基地等84个。学校先后承担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科技部重大专项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联合基金重点项目/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外国资深学者研究基金项目、国防基础研究计划、核能开发专项等科研项目3500余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1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00余项、省部级优秀社科成果奖20余项。

学校与国际原子能机构、英国剑桥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日本东北大学等国内外3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协作关系。获批湖南省外国专家工作站,留学生教育通过教育部来华留学教育和管理质量认证。

学校9所直属型附属医院分布在衡阳和长沙,其中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附属南华医院、附属长沙中心医院、附属妇幼保健院、附属职业病防治院为三级甲等医院,附属第七医院是全国首家转隶高校的省级荣军优抚医院。附属医院共有职工近1.3万人,临床教师3000余人;共开放床位10000余张,年门急诊量约600万人次,年手术量超过16万台次。学校获批国家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和区域医疗卫生中心依托建设单位。

学校图书资源总量345万余册,其中纸质藏书207万余册,纸质中外文期刊2400余种,拥有WOSIELCNKI、超星等50余个数据库。学校主办《中国动脉硬化杂志》《中南医学科学杂志》《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学术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