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上海市 主管部门:国家体育总局
院校特性: “双一流”建设高校

院系设置

院系设置

       上海体育大学创建于1952年,原名上海体育学院,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体育高等学府。学校原为国家体委直属高校,2001年起,由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2017年以来,入选国家“双一流”和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序列。2023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体育大学。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着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构“五育并举”育人格局。坚持探索人才培养、学术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对外开放发展的体育特色创新发展路径,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大学。坚持特色性应用研究型办学定位,秉持“身心一统,兼蓄竞攀”校训,承载“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弘扬体育文化”的光荣使命,践行“为了师生终身发展”的根本理念和“身心一统、德技相长、文理兼修、服务社会”的办学思想。

    学校于1981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6年成为我国体育院校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现已形成以体育学为主干,高水平交叉融合理学、医学、文学、工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学科体系。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我校“体育学”获得A+最高等级。现有本科专业24个。其中,国家级、省市级一流本科专业13个。国家级、省市级一流本科课程24门,基本覆盖我校所有本科专业。现有体育学、心理学、医学技术、新闻传播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等6个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有体育、旅游管理、新闻与传播、应用心理、工商管理等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及其所属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等所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并自设体育管理、体育工程学、运动康复学、反兴奋剂学、体育传播学等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重点实验室

    建有高水平科研平台,国家兴奋剂检测上海实验室设在我校,建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

重点学科

        学校于1981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6年成为我国体育院校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现已形成以体育学为主干,高水平交叉融合理学、医学、文学、工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学科体系。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我校“体育学”获得A+最高等级。现有本科专业24个。其中,国家级、省市级一流本科专业13个。国家级、省市级一流本科课程24门,基本覆盖我校所有本科专业。现有体育学、心理学、医学技术、新闻传播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等6个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有体育、旅游管理、新闻与传播、应用心理、工商管理等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及其所属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等所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并自设体育管理、体育工程学、运动康复学、反兴奋剂学、体育传播学等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可授予的学位

    现有体育学、心理学、医学技术、新闻传播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等6个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有体育、旅游管理、新闻与传播、应用心理学、工商管理等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及其所属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等所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并自设体育管理、体育工程学、运动康复学、反兴奋剂学、体育传播学等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600人左右。运动健康科学教师团队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教职工党组织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贯彻“特色与质量并重,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相互促进”和职普融通、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发展方针。近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在近两届(20142018年)教学成果奖中,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上海市级15项,实现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序列全覆盖。2022年,获得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12项。与世界500强企业共建“运动健康促进”现代产业学院。师资队伍包含美国国家体育科学院(NAK)外籍院士、国际兴奋剂检查机构(ITA)独立理事、美国俄勒冈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和美国疾控中心(CDC)首席科学家、美国运动医学学会和美国国家体育科学院原主席、国际软式网球联合会裁判委员会委员等高水平师资力量。教师队伍中多人荣获“东方学者”、“浦江人才”等,入选“曙光计划”、“晨光计划”、“扬帆计划”等,获宝钢优秀教师奖表彰。教师队伍中包含世界冠军、运动健将,国际级和国家级裁判员。

学生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