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北京市 主管部门:工业与信息化部

院校简介

学校领导

学校简介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创建于1950年,是我国核科学技术的发祥地和基础性、前瞻性、先导性、工程性核科研综合基地,著名科学家吴有训、钱三强、王淦昌、戴传曾等先后担任院(所)长,共有70位院士曾在我院工作或学习过。现有两院院士5人,高级科研与工程技术人员1500余人。院下设6大科研主体单位:核物理研究所、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所、放射化学研究所、核技术综合研究所、核安全与环境工程技术研究所、核工程设计研究所;13个国家级、部委级研究中心或重点实验室:中国核数据中心、北京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国家能源快堆工程研发(实验)中心、国家同位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防科技工业核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国防科技工业抗辐照应用技术创新中心、核数据测量与评价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工业电离辐射一级计量站(重点实验室)、国家核应急辐射监测技术支持中心、IAEA  CAEA核保障与核保安联合培训中心、IAEA核保障领域网络实验室、IAEA核保障领域网络实验室、IAEA核安保技术协作中心、国家原子能机构核技术研发中心。

原子能院作为我国基础性、综合性的核科研基地,作为重要科学思想库、技术储备库和人才培养库,为国家核科技创新、核工业发展、核科技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形成了核物理、核化学与放射化学、核反应堆工程技术、加速器技术、核探测器技术、同位素技术、核安全、电离辐射计量、核燃料循环、新能源新材料等学科领域,开发出了以同位素、加速器、核安保为主导的一批高新技术和产品。1978年以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防科学技术奖、何梁何利奖、中华技能大奖和中核集团科学技术奖近2000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2000多件;“十二五”以来,原子能院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400余项,其中:8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原子能院现有公开出版物《原子能科学技术》、《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同位素》、《质谱学报》等核心期刊;中国核学会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分会、核物理分会、核化工分会、同位素分会、核技术工业应用分会、电离辐射计量分会、北京核学会、中国辐射防护学会天然辐射防护分会、放射性废物管理与核设施退役分会以及快堆产业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均设在原子能院。

原子能院研究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始于1956年,当年参照原苏联学位评定模式授予黄祖洽、于敏、陆振荫、肖振喜等四人博士学位,开启了我国核专业研究生教育事业。原子能院现有物理学、化学、核科学与技术三个一级学科及应用数学(二级学科)博、硕士学位授予权,涵盖应用数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放射化学、核能科学与工程等16个二级专业,拥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3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58名,已培养博、硕士研究生3100余名。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2024年9月

周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