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队伍
导师队伍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导师队伍实力雄厚,年龄结构合理,拥有学术造诣深厚、贡献卓著的两院院士5人,还有30多位年富力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生指导教师,正悉心指导和培养学生。这些导师目前均活跃在我国地球物理学、工程地震学、地质学及其相关学科研究领域,近年来,他们承担了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如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即973项目、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国家科委攀登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以及中国地震局重点项目和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享有盛誉。导师们均科研任务饱满,经费充足,为研究生在学期间参与科研实践、锻炼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提供了有力的科研条件保障。
胡聿贤院士简介
胡聿贤,男,湖北武昌人,1922年10月生于北京,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4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1948年赴美国留学,1952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获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历任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1986年调入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曾连任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担任《国际地震工程和工程振动》等期刊的编委。
胡聿贤院士是我国地震工程学奠基人之一。在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动估计、地震区划及小区划、场地条件影响和震害估计等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他首先提出了“震害指数”法用来度量场地条件对建筑物震害的影响,亲自主编了我国第一个“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和“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均已正式颁布实行,成为正式国家标准。共出版和发表论著100余篇(部),其代表性著作有:《地震工程学》、《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教程》,其中《地震工程学》获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他主持承担的科研项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次。1995年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1996年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已指导和培养了几十名博士、硕士研究生。
曾融生院士简介
曾融生,男,1924年8月出生,福建平潭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4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理系。曾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等职。曾任国际岩石圈计划中的岩石圈构造组成委员会委员,可控源地震学国际委员会委员。近六十年来,主要从事地球内部构造以及地球动力学的研究,对于开辟我国地球深部构造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率先对我国柴达木盆地深部构造开展研究,取得新的进展;曾先后在云南、唐山等处研究震源区的深部构造,对强震的发生和孕育过程提出新的认识;在探测唐山和华北盆地的深部构造基础上,提出华北张性盆地及强地震发生的动力学模式;重视地壳精细结构的探测和研究,率先提出在我国开展深地震反射计划,并在唐山、邢台地区进行了深地震反射试验,取得突出研究成果。1990年主持编成了《中国大陆莫霍界面深度图》,该图在我国深部构造的研究中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近年来主持承担中美合作项目“青藏高原岩石圈构造和地球动力学研究”。
曾融生院士多年来共发表数十篇(部)论著,代表性专著为《固体地球物理学导论》。曾获全国科技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地震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等奖励。共指导培养了20余名博、硕士研究生。
陈运泰院士简介
陈运泰,男,中共党员,广东潮阳人,1940年8月出生于福建厦门,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966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历任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国际数字地震台网联合会(FDSN)副主席,中国地震学会理事长、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常务理事。现任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名誉所长,IUGG执行局委员,AOGS执行局委员与固体地球分会主席,中国科协第六届常委,《地震学刊》(JOSE)等多份核心期刊的主编或编委。
主要从事地震学和地球物理学研究。七十年代开创我国震源物理过程的研究工作,八十年代,在地震震源动力学理论的研究中对地震破裂的模式、地震序列的模拟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积极倡导和从事数字地震学研究,在开展天然与人为地震的近震源观测与研究、利用宽频带数字地震资料反演地震震源破裂过程等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著170余篇(部),代表性著作有《地球物理学基础》、《数字地震学》等。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获卢森堡大公授予勋章,1999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0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981年任硕士生导师、1984年任博士生导师以来,培养了40余名研究生,其中包括两名伊朗博士生和德国、罗马尼亚等国的博士后。
陈顒院士简历
陈顒,男,江苏宿迁人,1942年12月出生于四川重庆,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地球物理系。历任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国家地震局副局长、IASPEI地震预测和灾害委员会主席、国际地震中心(ISC)执行理事。现任中国地震学会理事长、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1998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0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一直从事地震学和实验岩石物理学研究工作。开展高温高压下岩石物性实验研究,发展了测量岩石变形的激光全息技术,研究了应力途径对岩石性质的影响。曾在美国从事岩石热开裂和核废料处理研究,发现的岩石热开裂现象已被应用于核电站的安全性监测。90年代以来,致力于地震预测和地震灾害研究,领导国际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学会(IASPEI)和国际地震工程学会(IAEE)的一个联合工作小组将地震学、工程科学和经济学结合在一起,进行全球地震灾害预测研究,首次编制了全世界地震危险性和地震灾害损失图。该图已被联合国等机构用于减灾规划。近年来,正开展城市地球物理学这一新学科的研究。多年来,共出版专(译)著10余部,发表论文100余篇。代表性论著有:“岩石物理学”、“分形几何学”等。先后培养指导了数十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
陈棋福简介
陈棋福,男,1964年10月出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1997年毕业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固体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第三研究室主任。
先后从事震情分析处理程序的研制、分析预报、震害预测、三维结构定位等地震学应用研究。曾主持完成中国地震局“八五”、“九五”重点课题以及地震基金课题,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现负责承担着科技部社会公益性项目,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973),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8篇,出版专著一部。1999年12月至2000年12月赴国际地震中心开展协作研究。1997年入选地震局跨世纪科技人才培养系统工程,1997获得第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998年获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青年优秀论文奖,获地震局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4次,多次获地震预测研究所和省市地震局科技进步奖。现负责承担着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技部社会公益研究项目等科研课题。
丁志峰简介
丁志峰,男,中共党员。1962年1月出生于江苏省阜宁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2年1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固体地球物理学专业。1982年2月—1983年8月在江苏省地震局工作。1983年8月考入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所工作,1999年12月在该所获博士学位。2000年聘为研究员,现任第八研究室主任。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深部探测专业委员会委员、IASPEI中国委员会秘书长。担任中国地震局“十五”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分项目“城市活断层探测”首席专家。
主要从事地球深部结构研究,利用地震波资料在对青藏高原上地幔横波各向异性、三维速度结构的研究等方面取得突出研究成果。曾负责主持或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学联合基金、国家科委“九五”攀登预选项目子课题、科技部社会公益性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子课题、中—意合作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30多篇科研论文,其中5篇被SCI收录。作为主要骨干参与完成的科研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中国地震局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荣获“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奖,入选“中国地震局跨世纪人才工程”、“中国地震局新世纪优秀人才百人计划”人选,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2002年获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高孟潭简介
高孟潭,男,1957年2月出生于天津,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984年在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1获博士学位。现任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地震局科技委副主任,国家地震安全性评价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理事,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地震学报》等多个期刊编委,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咨询专家。
主要从事工程地震与地震区划方法研究、区域和全国尺度地震区划编图、城市地震小区划和工程场地地震危险性评定、地震活动性模型研究和地震中长期预报理论和应用研究、抗震设防基本问题研究、地震损失估计方法研究、地震波动研究、地震仿真网格研究等工作。作为编委会成员,参加编制了《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作为常务副主编组织编制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1993年以来主持承担科技部973项目课题、科技部公益性项目、中国地震局重大项目等10余项。共发表论文50余篇,撰写研究计划和研究报告10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中国地震局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二等奖4次。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同年被评为国家地震局科技新星,1998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共指导和培养研究生18名,其中毕业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4人。
高原简介
高原,男,1964年出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物理系,199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北京),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
从事地球物理基础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是数字地震学。研究工作涉及到剪切波分裂与地震各向异性、震源性质、地震活动性、波形数据分析和岩石实验等方面。2000年以来,主要开展剪切波分裂与地震各向异性研究。曾主持承担或主要参加了地震科学联合基金、科技部科技攻关、国家人事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课题多项。迄今为止,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第一作者论文40多篇。2000年以来,在国内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第一作者论文中文9篇、英文5篇;在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3篇、合作发表论文5篇,其中被SCI收录文章6篇。1998年在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TH留学一年。2002年,在英国爱丁堡大学进行一年博士后合作研究。曾赴日本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并多次赴英国爱丁堡大学地质与地球物理系做短期访问教授。主持的科研项目曾获1997年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04年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三等奖。目前正承担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3个国家级科研项目。
葛洪魁简介
葛洪魁,男,中共党员, 1963年9月出生于山东德州,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83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1989年硕士毕业于石油大学,2000年毕业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7年5月-1998年5月在美国莱斯大学和休斯顿高等研究中心访问学习。曾在石油大学(华东)任教,教授、石油工程学院院长。2003年底调入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任三室主任。兼任石油大学(华东)兼职教授,《石油钻探技术》编委,中国IODP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深部岩石力学委员会委员、高温高压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为实验地球物理、岩石物理学及岩石力学及石油工程。主要包括中尺度地球物理实验、岩石物理及力学特性的实验与模型研究、地震孕育发生的力学机制与前兆、海陆联合地壳结构探测、地球物理资料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等。负责完成“八五”国家攻关项目子课题、教育部教改课题、省部级项目等多项课题。主持承担国家863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完成的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二等奖4项、科技信息成果一等奖1项、软件二等奖1项、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软件二等奖1项等奖励。 已培养并毕业硕士研究生8人,目前在读博士研究生1人,在读硕士生1人。
李小军简介
李小军,男,1965年10月出生,博士, 研究员,九三学社社员。1984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土木工程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获学士学位;1987年、1993年毕业于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获工学硕士及博士学位;1993至1995年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5年出站留所工作。2004年11月起调任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副所长。
从事的研究工作涉及土木工程学、地震工程学、岩土工程学、计算力学及波动理论学等学科,主要从事地震小区划与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理论方法及应用、城市及工程震害预测方法与减灾对策、强震动观测台网建设和强地面运动观测与数据分析、土体动力本构关系、地震波动的数值模拟方法与技术、结构动力反应分析方法、生命线系统地震可靠性分析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曾发表第一作者论文近四十篇。主持的科研项目“非线性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研究”获1996年度中国地震局科技步二等奖,作为主要贡献者的科研项目1项获199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中国地震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中国电力科学技术二等奖,并先后两次获全国青年地震科技工作者优秀论文二等奖。他编写的程序被中国地震局定为地震安全性评价标准软件,并参与了我国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上岗培训教材的编写及培训主讲工作。1996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主持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基金、中国地震局"八五"及"九五"重点项目课题及地震学联合基金课题。现为中国地震局“十五”重大建设项目分项目“国家数字强震台网建设”首席专家。
刘瑞丰简介
刘瑞丰,男,蒙古族,中共党员,1962年5月17日生于河北省隆化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总工程师,地球物理所客座研究员。1988年考入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1991年毕业后留所工作。1996年在地球物理所获博士学位。曾任第九研究室主任,2004年底调入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目前兼任世界数据中心(WDC)中国地震学科中心主任,中国地震局测震学科协调组副组长,全国测震基本台网技术管理组组长,中国地震学会对外交流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震学会观测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观测报告》等主编,《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副主编,是中国地震局“十五”重大工程项目中“国家数字测震台网建设”分项目首席专家。
主要从事数字地震资料解释、地震矩张量反演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 余篇,曾获得中国地震局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 1995年度被评为中国地震局直属机关优秀青年,1997年入选中国地震局“跨世纪人才培养系统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2003年入选中国地震局“新世纪优秀人才百人计划”人选。2001年被IASPEI聘为地震震级工作组成员;2002年7月至2005年6月被美国Columbia大学Lamont地球观象台聘为兼职研究员。已培养毕业2名硕士研究生,目前正指导培养2名博士生,4名硕士生。
潘华简介
潘华,男,1966年12月出生,九三学社成员,副研究员。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91年毕业于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后留所工作,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防灾减灾工程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副总工程师。
作为负责人主持承担课题十多项,作为主要参加者参与课题多项,涉及中国地震局“八五”、“九五”、“十五”课题,地震局专项课题,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子专题,地震联合基金课题、科技部公益性项目等。同时还参与大量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实践,承担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多项,创造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主要从事工程地震、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开发等方面的科研及科技开发工作。涉及的科研领域包括:中长期(十年尺度)强震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地震安全性评价理论与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震害预测和防震减灾中的应用、城市群地震影响研究等。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10多篇;参与撰写论著2本;撰写技术报告或工程报告十数篇。曾获“全国青年地震科技优秀论文奖”(1991年)、地震局系统所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两项,中国测绘学会“测绘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第四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三等奖一项。2004年开始招生,目前指导培养2名硕士研究生。
滕云田简介
滕云田,男,中共党员,1966年8月出生于浙江兰溪。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8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1991年毕业于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所获硕士学位,后留所参加工作。1999年获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2001年在地震局地球物理所获博士学位。现任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六研究室主任。担任中国地震局“十五”重大工程项目中分项目“中国地震前兆台网”首席专家、中国地震局电磁学科协调组成员、中国地震学会电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观测技术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领域为地球物理观测技术研究,包括宽频带地震传感技术、地磁传感技术、地震数据采集技术、地震仪器标定技术和观测系统网络集成技术。负责承担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国家科技攻关课题、科技部基础性专项、地震局重点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发表论文10篇、编著3本、制订技术标准2个,参与编制多个地震科技发展规划及报告等。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荣获地震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曾荣获“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称号。2002年开始招生,培养毕业了1名硕士研究生,协助指导了1名博士研究生,目前指导培养7名硕士研究生。
万永革简介
万永革,男,1967年出生,中国地震局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1996年在兰州地震研究所获固体地球物理学硕士学位,2001年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地震学博士学位,现在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主要从事地震学和地球动力学的研究工作。曾用遗传算法反演华北地区的三维地壳结构及地震震源位置,得到的华北地区三维速度模型可以满意地解释高山和平原的分布。研究了复杂地震中不同破裂事件之间的“应力触发”关系的特殊震例,得到大多数复杂地震中第一次子破裂事件所产生的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对后续子破裂事件有“触发”作用的结论。改编了地震静态库仑破裂应力计算程序与国内外同行共享。在国内首次运用GPS资料和水准测量资料联合确定地震断层上的滑动分布,首次运用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CDSN)资料提取了昆仑山地震的球型和环型自由振荡振型。现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地震科学联合基金项目2项,参加国家科技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和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等科研项目。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4篇、EI论文5篇。入选中国地震局“新世纪优秀人才百人计划”人选。 2005年开始招生,目前正在指导培养1名硕士研究生。
王夫运简介
王夫运,男,1962年出生,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副主任。
1981年7月参加工作,2005年6月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博士毕业。主要研究方向为地球内部物理。提出了反射率地震体波波形反演的遗传算法,是WKBJ和广义射线地震体波波形反演的重要改进。在国内较早开发使用了宽角地震反射/折射走时反演地壳上地幔二维结构的方法技术。该算法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地震走时数据的效率、解释精度和可靠性。已成功地用于准葛尔盆地构造格架、福州泉州盆地活断层、长白山火山区地壳结构和火山系统等探测研究项目。在国内专业期刊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2005年遴选为硕士生导师。
王健简介
王健,男,1963年7月出生于安徽泗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物理专业,分配到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1990年在该所获地震学硕士学位,1999年获地震学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2年先后赴葡萄牙里斯本大学和英国爱丁堡大学做博士后和访问学者。现任第二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地震学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七五”期间,主要从事地震区划、地震危险性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八五” 期间,参加了国家地震局“八五”重点科研项目“2005年前我国大陆强震预测方法和预测图编制”的工作。“九五” 期间,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主持完成了中国地震局重点科研课题“中长期地震预测的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开始探索中长期地震预测由统计方法为主向具有一定物理意义方法转化的相关问题。“十五”期间,承担中国地震局重点科研课题“强地震中期预测物理基础研究”。近年来,研究兴趣主要包括地震活动性分析、历史地震研究、地震中长期预测、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国大陆强震动力环境和工程地震等方面。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国际会议等发表论文四十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二次。曾获全国青年地震工作者优秀科技论文奖,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目前指导培养1名硕士研究生。
王琪简介
王琪,男,1962年11月出生。1982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地震专业,工学学士。1988年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大地测量专业,工学硕士,现博士在读。2000年被评为研究员。1998年被评为中国地震局跨世纪人才第一层次人选,1999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2年被评为中国地震局“新世纪优秀百人计划”人选,同时入选首批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003年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现任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武汉科技创新基地大地测量研究室主任、一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空间大地测量研究。从1988年起,先后参加过国家计委“七五”专项,中国地震局“八五”重点项目,国家“九五”重大科学工程等科研工作。在地壳形变GPS监测规划、监测网设计、技术规范、观测实验、软件研制、资料分析及其地震预测研究等方面做过大量开拓性工作。负责或主持国家重点科技攻关专题“GPS在地壳形变测量和中长期地震预报中的应用”、“伽师及邻区现代构造运动和地形变的GPS监测”以及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大陆强震机理与预测”子课题研究工作。发表颇有学术价值的科研论文40余篇,主持或参与的研究课题“GPS在地壳形变测量与地震中长期预报中应用研究”1997年获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199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首都圈GPS地形变监测网”1999年获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现代地壳运动与地球动力学研究”2002年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01年,他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学术权威杂志《Science(美)》上发表了“GPS测量揭示的中国现今地壳变形”一文,被国际权威学者认为是对亚洲大陆地壳运动研究的重要贡献,此文2002年获湖北省自然科学论文特等奖。
温增平简介
温增平,男,汉族,1964年9月出生于内蒙古,民盟盟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物理系,1990年毕业于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获理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所参加工作。1994年考入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1999年获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7月至2002年1月期间,在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进行访问。2003年被聘任为研究员。
主要从事地震工程学及地震学的研究。在震源破裂过程、强地面运动、建筑物地震破坏损失预测及城市防灾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负责科技部及国家地震局“八五”、“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以国家人事部留学归国人员择优资助项目各1项。作为主要参加者承担中国地震局“八五”“九五”重点攻关项目4项,自然科学基金2项。目前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全额资助项目1项。曾获中国地震局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全国青年地震工作者优秀论文二项,李善邦青年优秀论文奖一项。2005年开始招生研究生,目前指导培养1名硕士研究生。
吴建平简介
吴建平,男,中共党员,1964年2月出生于江苏丹阳。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分配至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后调入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1997年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任第八研究室副主任,担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及中国地震学会会员、北京地球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大陆地区深部速度结构、火山地震学、浅层地震勘探、震源机制等方面研究。曾主持完成了地震局“九五”重点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基金课题等多项科研任务。目前负责承担的科研课题有:科技部社会公益项目子课题“长白山天池火山地震监测研究”、地震局十五项目子课题“高分辨率地震波综合探测”,作为骨干成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1项。作为主要参加者完成的科研项目曾获得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于1998年获第五届“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工作奖”。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目前正指导培养2名硕士研究生。
吴庆举简介
吴庆举,男,1966年8月出生于江苏高邮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0年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毕业后,考取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1996年博士毕业后留所工作。1999年聘任为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2002年评为研究员。
主要从事深地震反射、浅层地震反射、地震波信号分析、宽频带地震波波形正演与反演、深部构造及地球动力学的研究工作。曾负责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委“攀登计划”预选项目、中国地震局重点项目的子课题。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作为主要参加者的科研项目“青藏高原地壳上地幔结构及印度-欧亚碰撞过程的研究”获2001年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一等奖,“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的地壳结构及其构造意义”获2003年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一等奖。目前正指导培养2名硕士研究生,协助指导2名博士研究生。
吴忠良简介
吴忠良,男,中共党员,1963年5月出生于辽宁铁岭,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1985年在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在北京大学地球物理学系获硕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构造地质与地质力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3年在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历任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第十研究室副主任、副所长,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兼职副主任。担任《地震学报》中、英文版副主编、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IASPEI中国委员会主席、国际理论物理中心(Abdus Salam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Theoretical Physics)Associate。
曾主持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专家组成员并担任其中课题负责人。荣获赵九章中青年优秀科技工作奖、中国青年科技奖、首届全国优秀博士后奖,曾被评为地震局“地震科技新星”、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全国地震系统先进工作者,并当选过全国青联委员、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委员、入选中国地震局“跨世纪人才工程”及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002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人选。于1994年获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3人;在读博士生3 人,硕士生4人。
修济刚简介
修济刚,男,1956年8月生,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82年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毕业,理学学士;1997年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系在职研究生毕业,法学硕士;2004年中央党校经济学在职研究生毕业。1999年获研究员资格。历任中国地震局计划财务司司长、北京市地震局局长、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主任,现任中国地震局副局长。兼任中国地震学会常务理事、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北京减灾协会副会长,北京民防协会副会长。
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从事地震监测和预报的研究与管理工作,参加的深井地震波观测与研究,全国分区走时表的研究,全国地震数据库规范的编制等,分别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至今,主要开展大城市防震减灾工作的探索与研究,如地震监测预报系统的建设、综合防御的管理体系研究与建设、城市地震应急、紧急救援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等。以北京市为例所做的北京市防震减灾立法特色及其实践,作为第一负责人,获得2003年度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一等奖。参加编写的著作有:《中国地震震源机制》,《全球地震震源机制》,《全国地震分区走时表研究》,作为主要作者著作有:《城市防震减灾的探索》(2005年出版)。代表性论文有《城市应急避险场地的研究》,《北京市防震减灾工作的特色及思路》等。2005年遴选为硕士生导师。
许力生简介
许力生,男,中共党员,1965年出生于甘肃省武威市,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1年7月于兰州地震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5年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随后赴德国汉堡大学做博士后研究。曾多次到美国地质调查局和法国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做高级访问学者开展合作研究。现任第一研究室主任、《地震学报》中英文版编委、中国地震学会外事委员会委员、IASPEI中国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领域为天然地震和非天然地震的震源物理研究、地震地面运动的解释等。承担和参加了科技部“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地震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和中国地震局重点攻关项目等。目前主要从事破坏性地震的震源运动学和几何学研究、地震的孕育物理背景的研究,以及天然地震和非天然地震震源物理性质差异的研究。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10多篇,曾获北京市第六届青年优秀论文二等奖、第三届李善邦青年地震优秀论文一等奖。荣获北京优秀青年工程师称号、中国地震局“新世纪优秀人才百人计划”人选,并首批入选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曾获2003年度傅承义青年科技奖、第四届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2003年度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2004年开始招生,目前正在指导培养2名硕士研究生。
杨建思简介
杨建思,女,1958年4月出生于四川南充,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2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1994年3月毕业于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历任地球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第四研究室主任,现任研究所副所长。
主要从事地震预测方法研究及软件研制、地震观测技术、华北地震观测与大震速报和数字地震学研究等工作,负责承担的重大工程项目荣获2003年度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二等奖,其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完成的科研项目多次获中国地震局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曾任第七、八届中华青联委员,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常委,1993年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十大杰出青年,1994年被评为国家地震局科技新星,1995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入选中国地震局跨世纪人才第一层次人选,2002年入选中国地震局新世纪优秀人才百人计划人选,同年当选为北京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2003年被中国地震局授予“地震科考勇士”称号。2004年获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培养毕业1名硕士研究生,协助培养了1名博士研究生。目前指导培养3名硕士研究生。
尤惠川简介
尤惠川,男,1959年6月出生于福建南安,研究员。1982年1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专业,获理学学士,1984年12月毕业于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地质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
主要从事活动构造与地震构造研究,浅层物探与深浅构造关系研究,地震安全性评价与地震区划等研究工作。主持承担或参加了中国地震局“八五”、“九五”、“十五”科研项目专题、子专题及地震联合基金课题多项,负责完成了水利、石油、海洋、地矿、核电等部门的横向科研项目数十项。在断层活动性及其古地震学标志、构造相互作用、变形协调及深浅构造关系、强震构造机制、潜源构造属性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作为主要参加者的科研项目曾获中国地震局科技进步(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其论文获国家地震局青年优秀论文二等奖1项。以第一作者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7篇,撰写工程与科研报告13本(篇);与人合作出版《滇西北地区活动断裂与地震》等学术专著3部、编著1部、行业标准1部。2005年遴选为硕士生导师。
俞言祥简介
俞言祥,男,1964年8月出生于江苏省泰县,研究员。198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2002年获博士学位。现担任第二研究室主任。
曾从事过中国大陆地壳应力场的研究,有关的研究成果获1993年度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6年后主要研究方向为长周期地震动研究与近场强地面运动模拟研究。根据长周期地震动研究不足的现状和我国长周期结构物抗震设计的需要,开展了长周期地震动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并应用于许多重要工程,如琼州海峡跨海工程、杭州湾大桥、香港青龙大桥等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用三维有限差方方法对北京地区进行了地震动模拟研究,探讨盆地结构对地震动的影响。近十年来,共负责课题10多项。目前在研的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科技部973项目子专题、中国地震局十五项目专题等多项。参加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20多项,担任中国地震局活断层项目专家组专家。发表论文和会议宣读论文约60篇,其中第1作者论文20余篇。获得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电力勘测设计科学技术进步奖应用成果一等奖1项。目前指导培养1名硕士研究生,协助指导1名博士研究生。
赵凤新简介
赵凤新,男,中共党员,1962年7月出生于辽宁营口,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工程力学系,1987年毕业于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2年在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负责和作为主要参加者完成了多项重大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其中广东岭澳核电站厂、秦山核电二期等多项重大核电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由他负责主持完成的,为这些重大工程提供了设计地震动时程。他还负责完成了中国地震局与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合作研究项目“大城市震害预测方法研究”、福建永安市、龙海市等地震害预测工作。作为主要骨干成员,参与编写了《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国家标准《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规范》、《地震灾害预测及其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及其培训教材,并担任全国地震安评上岗人员培训教师。他编制的应用软件被中国地震局作为地震安全性评价标准软件进行推广应用。1996年荣获第四届“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工作奖”特等奖,1998年12月获团中央、科技部、全国青联颁发的“第三届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业奖”,入选中国地震局“跨世纪人才工程”和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999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培养指导了1名博士、2名硕士均已顺利毕业,目前正指导2名硕士、1名博士后研究人员。
郑需要简介
郑需要,男,1955年7月生于河南,研究员。1982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物理系,后留校任教,1988年在兰州地震研究所获硕士学位,分配到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工作。1998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捷克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流访问,1999年起在捷克查尔斯大学地球物理系学习,于2002年获博士学位,后在法国Total 石油公司做博士后研究,2003年回国到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
研究领域为地球内部物理学,长期从事深地震测深的反演和解释,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近年来主要开展地震波复杂各向异性介质理论和应用研究。目前负责承担地震科学联合基金、科技部科技攻关项目子课题、人事部留学人员回国科技资助项目等。近五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5篇,作为主要贡献者参加的科研项目先后两项荣获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一等奖。2005年遴选为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