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考研毛泽东思想概论复习重点

2008年05月15日 来源:考研教育网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的两次结合

  (1)与中国革命相结合形成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并建立了新中国。

  (2)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提出了社会主义矛盾理论(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及如何解决),以及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主要是发展中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问题)。

  二、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和主要矛盾构成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在近代中国,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⑴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⑵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三、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

  1.从根本上说,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斗争及其尖锐化的结果。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四、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的条件(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第一,经济上,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二,政治上,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第三,思想文化上,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第四,国际环境上,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五、毛泽东思想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

  1、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运动的发展,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现实需要。

  2、新的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和阶级条件。

  3、马列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文化来源。

  4、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革命的伟大实践,是毛泽东思想的实践基础。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