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考研邓论和三个代表核心考点(五)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3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制度)(七)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②处在初级阶段;③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
①建立和调整所有制结构的理论依据,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规律
②我国生产力的总体落后、多层次和不平衡状况,要求有多种经济成分与之相适应,才能促进生产力进步,否则只能束缚和阻碍经济的发展。
③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3)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③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32、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七)★★
(1)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国有控制行业:涉及国家安全;自然垄断;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中的骨干企业。
(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③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3)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必须(两个毫不动摇,一个统一)
①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②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③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3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七)
(1)含义: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2)确定这一分配制度的依据:(分配的是消费品)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分配方式。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必须实行这一分配制度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要求实行多种分配方式。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