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集体建设对于研究生仍非常重要

2013年09月12日 来源:科学时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又到了每年新生开学的日子。或许是从事了好几年学生工作的缘故,当看见那一张张充满着兴奋、憧憬,同时又交织着一些不确定与小紧张的研究生新生的脸时,笔者的思绪却总是时不时地想起近年来在大学校园中,那些由于学业、宿舍关系、情感、社会工作、找工作,以及毕业论文等各种不同诱因,从而陷入焦虑、抑郁甚至出现极端情况的个案。

  正因为如此,笔者认为我们非常有必要给刚刚入学的研究生新生提一个醒:当你们在高等教育金字塔的顶端进行学习时,请不要忘记,集体建设依然是你们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靠自己构建起一个温暖的新生集体,极有可能在未来若干年里,能够帮助你们克服一系列在学习、生活、情感,以及工作等方面遇到的困难与障碍。

  或许有人会认为,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重视学生的集体建设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然而,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后,由于学生都已经是成年人了,并且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力、形成了自己的“三观”,在此时谈论加强学生的集体建设,总会让人感觉到有点怪怪的味道,就更不要说已经进入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学生了。因为在这一阶段,很多学生甚至都已经达到了结婚、生育的年龄,学生的集体建设岂不是一件“多此一举”的事情?更何况,由于有的研究生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庭、工作和事业,要在这样的群体中强调加强集体建设,似乎本身也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然而,笔者却并不这样认为。

  在笔者看来,研究生教育阶段其实是一个更加需要加强学生集体建设的阶段。

  在基础教育阶段,如果某个学生遇到问题、困难与障碍,老师和家长还能够给予其全方位、充分的帮助,而且在此阶段,由于学生自身在年龄、能力上还存在不足,一旦遇到困难,学生还很难从同学之间获得实质上的帮助与支持。然而到了研究生阶段,学生遭遇到的种种困难,可能就不是老师和家长能够提供充分帮助的。相反,同学则很有可能就会成为最好的分享者、倾诉者,以及一起克服困难的“志同道合者”。

  在社会学科领域,目前有一个非常流行且十分重要的理论,即所谓的社会资本理论。用这个理论就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学生集体建设对于研究生如此具有重要性。因为根据社会资本理论,如果一个人能够在学生集体中和同学构建起良好关系,那么当他在学习、学术、情感、工作找寻等方方面面遇到困难时,就不会感觉到无依无靠,而是能够迅速获得同学之间具有实质性的帮助、从而促成自身获得成功。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在一些学者看来,学生在求学阶段,除了能够获得知识、积累人力资本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附加收获,那就是能够收获良好的同学关系、从而积累组织社会资本。但如果没有良好的集体建设,同学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以及组织社会资本的获得都将成为无源之水。

  另外,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途径除了向老师学习外,其实可能更为主要是同学之间的互相学习。因此,通过集体建设酝酿出来的良好学习氛围,能够促进同学之间的互相学习、达到学业的共同进步。如果没有这种良好的集体建设,同学之间一个个都像彼此没有联系,在校园里面游荡的原子(atom),“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同学之间互相学习的环境也就变得荡然无存了。

  根据笔者这几年从事学生工作的经验而言,那些在研究生阶段学习、生活中出现问题的学生案例,大部分都出现在新生阶段。之所以如此,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学生由于各种缘故游离在学生集体之外,让自己和同学的关系割裂开来。根据笔者的观察,那些集体建设做得好的集体,通常很少会有同学出现极端情况;相反,而那些氛围、关系不够好的集体,则往往容易出现遇到各种学习障碍的学生。

  所以,对于研究生新生而言,应该从一开始就强调他们的集体建设,让他们很快就能感觉到集体的温暖,这样就能促成每个同学主动投入构建属于自己的集体。如果新生一开始的集体建设就做得不够好,让学生感觉不到集体的存在与作用,那么就会出现“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等到那个时候,要想进一步构建良好的集体氛围就会难上加难了。

  研究生朋友们,为了让自己在未来几年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收获多多,一起加入到集体建设中来吧,你们不但将为此无怨无悔,而且还将受益终生。(李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