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奖学金收入超教授是一种进步
2013年08月08日
来源:科技日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文·吴佳珅
■教育时评
据媒体报道,自9月1日起,武汉大学将大幅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待遇。其中,特别优秀的博士生一年有望获得不低于9.6万元的奖学金,全日制普通类博士每年最低可获奖学金1.8万元。“收入甚至超过一些教授。在笔者看来,这对于我国的高等教育来讲,这是一种可喜的进步。
博士研究生是教育机构授予的最高一级学位。尽管如此,可是在我国博士研究生的生存状况堪忧。许多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过着十分寒酸的生活。在很长一段时间,博士研究生的收入并未得到改善。他们不仅有着较为繁重的学习压力,同时在完成他们学业的同时,还要给“老板”打工,要协助导师完成课题项目。此外,部分博士特别是家境普通的博士,还要迫于生计不得不兼职挣钱。这样一种左右为难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我国的博士安心从事学术科研,从而在总体上不利于提高这个群体的质量。
从考取博士到毕业,一般需要三至六年的时间,理工科博士花了五六年的时间才毕业的情况十分常见。与八九十年代相比,我国的博士一方面人数有了很大的增加,另一方面其就业形势并不如以前那么如意。在付出巨大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后,我国许多博士找到一份与付出的成本并不相匹配的工作。这些,容易使得他们心理失衡。
与国内相比,国外的博士则是另一番模样。欧美许多名牌大学,以高额的奖学金吸引那些优秀的人才攻读本校的博士,在物质层面上保障他们的体面生活和作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的尊严。这些奖学金使得博士在读书期间免去为生计奔波劳碌之忧,从而使得博士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学术。
国内外博士“冰火两重天”的遭遇给我们以思考。在二三十岁这样一个思维非常活跃的年纪,国外的博士研究生可以有物质资金作为保障从而可以专注于研究;可是在我国,这个年龄段的博士却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如果不兼职打工的话,仅靠每月数百元钱的补助只能喝西北风,专注于学术简直近似于一个传说。
最近几年,优质科研人才大量流失海外的现状是一个不争的现实。如何能够吸引人才回国并从事学术研究?对于此,国内的部分高校以提高奖学金标准,提供住房等政策,希望能够扭转人才外流的局面。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博士的状况关系到我国科研的未来,值得整个社会去关注。而武大提高博士待遇的做法仅仅是个开始。
■教育时评
据媒体报道,自9月1日起,武汉大学将大幅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待遇。其中,特别优秀的博士生一年有望获得不低于9.6万元的奖学金,全日制普通类博士每年最低可获奖学金1.8万元。“收入甚至超过一些教授。在笔者看来,这对于我国的高等教育来讲,这是一种可喜的进步。
博士研究生是教育机构授予的最高一级学位。尽管如此,可是在我国博士研究生的生存状况堪忧。许多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过着十分寒酸的生活。在很长一段时间,博士研究生的收入并未得到改善。他们不仅有着较为繁重的学习压力,同时在完成他们学业的同时,还要给“老板”打工,要协助导师完成课题项目。此外,部分博士特别是家境普通的博士,还要迫于生计不得不兼职挣钱。这样一种左右为难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我国的博士安心从事学术科研,从而在总体上不利于提高这个群体的质量。
从考取博士到毕业,一般需要三至六年的时间,理工科博士花了五六年的时间才毕业的情况十分常见。与八九十年代相比,我国的博士一方面人数有了很大的增加,另一方面其就业形势并不如以前那么如意。在付出巨大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后,我国许多博士找到一份与付出的成本并不相匹配的工作。这些,容易使得他们心理失衡。
与国内相比,国外的博士则是另一番模样。欧美许多名牌大学,以高额的奖学金吸引那些优秀的人才攻读本校的博士,在物质层面上保障他们的体面生活和作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的尊严。这些奖学金使得博士在读书期间免去为生计奔波劳碌之忧,从而使得博士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学术。
国内外博士“冰火两重天”的遭遇给我们以思考。在二三十岁这样一个思维非常活跃的年纪,国外的博士研究生可以有物质资金作为保障从而可以专注于研究;可是在我国,这个年龄段的博士却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如果不兼职打工的话,仅靠每月数百元钱的补助只能喝西北风,专注于学术简直近似于一个传说。
最近几年,优质科研人才大量流失海外的现状是一个不争的现实。如何能够吸引人才回国并从事学术研究?对于此,国内的部分高校以提高奖学金标准,提供住房等政策,希望能够扭转人才外流的局面。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博士的状况关系到我国科研的未来,值得整个社会去关注。而武大提高博士待遇的做法仅仅是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