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断考研“占座风”不过是个技术活

2013年03月05日 来源:光明网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考研占座何时了,伤亡知多少?小楼昨夜又冲突,故桌不堪回首被抢走。”网络盛传的考研占座“虞美人”,而这股“占座风”也已在兰州的各大高校悄然刮起,昨日上午,记者走进兰州市安宁区的几所高校自习室一探究竟,记者在甘肃农业大学发现,为占座位,有的课桌被标记画成了“大花脸”。(3月4日《西部商报》)
    
    考研“占座风”最直接的暴露是学校资源的短缺,在需要自习的学生和现有的课桌之间的矛盾上不可调和。再者,考研“占座风”还反映出整个中国学生对于就业难的最好诠释,如果本科毕业就完美就业的话,估计没有人去拼死考研,更不会在考研的过程中“占座”。当各种各样的“占座”上演的时候,我们不仅感受到一种极大的悲哀,更体验到一种切身的无奈。作为从“占座”中走过来的人,对于这种风气有着切身的体会,每次在天不亮就去排队的经历让人一辈子难忘。但是,“占座”只是学习的一个程序,到底在座位上是不是学习那就是另外的一个问题。
    
    如果有的学生仅仅是为了占座而占座,那么,这样的“占座风”就急需要斩断了。在学校的资源之间,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我想,有不少的学生只是为了跟风而已,看着别人去占座,自己也去占座,看着别人去考研,自己也去考研。对于是否这是来自于自己内心的想法根本上就是一个巨大的疑问。这样的现状尤其体现在山东省内的很多高校的学生身上,按照自己的切身经验,当年也无不是如此的经历,自己只是千千万万的考研大军中的一个人,自己也只是跟随他们混杂在其中罢了。其实,我很看不惯“占座”的行为,这种霸占资源的形式其实就是一种掠夺,为何公共的资源会导致“公地的悲剧”其实就是一个技术活。
    
    在既定的资源内如何安排就是一个智慧,当山东师范大学占座而群殴的时候,这是何等的悲哀,当占座的标语都便签上“断子绝孙”的时刻,即使考研成功这样的人到底有没有什么公共道德?形形色色的占座,需要学校进行斩断。让原本清静的高校回复平静,那只有一个手段,那就是技术上的更新换代。这种技术无非就是通过智能化的手段将每个人一个座位的制度进行规划,按照一人一座,人走座留的原则。即只要人在的时候可以占着,一旦人离开就会被别人占掉,每个人一个座,保证资源的完全利用,这应该不会是一个难问题。
    
    所以说,要斩断“占座风”不过就是考验学校管理智慧的最好时刻罢了,当一幕幕“占座风”上演的时刻,其根源就是学校的管理不到位。假如通过智能化的手段,每个人进入教室都需按照一个条码,违规的记录不良。应该没有人再去了吧,这样的“占座风”也会迎刃而解了吧!在这一点上,苏州大学的图书馆已经完全实现这样的功能,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公平的机制,不仅可以让有限的座位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将“占座风”斩断,还校园一片清静之风。(王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