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低就业率揭示研究生教育的短板

2012年07月17日 来源:每日甘肃网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我国研究生计划招生规模为584416人。而在2003年,我国研究生招生总数还仅为26万多人,十年间翻了一番儿。来自《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显示,2005年,考研人数首次突破百万,自此,直到2009年,硕士生就业率连续下降。2009年和2010年,硕士生的就业率甚至不及本科生。
    
    (7月16日中国广播网)
    
    研究生教育本属于精英教育,但高校扩招使其逐渐演变成了大众化教育。研究生的扩招,需要高校在教学条件、师资配备等方面同步跟进,但现实却并非如此。就拿师资力量来说,国外每名导师只带2~3名学生,但国内一些高校的导师要带一二十名乃至更多学生。人才培养毕竟不同于生产流水线,教学力量的摊薄,只会大大降低研究生教育的品质,使培养出的人才名不副实。如果大学生是抱着规避严峻就业压力的目的考研,而不是以某种学术追求或志趣爱好进行深造,就更使研究生教育步入歧途。
    
    考生以“镀金”或者“避风”为动机考研,高校违背基本教育规律只求“规模效应”,使研究生教育的一些负面效应逐一显现,而社会的需求就像一块试金石,检验着研究生教育的品质。硕士生的就业率连续3年不及本科生的现实,鸣响了研究生盲目扩招所带来的消极后果的警钟。研究生在就业市场遭到冷遇,无论对研究生个人还是国家来说,都意味着巨大投入的浪费。
    
    是到了对研究生教育进行正本清源的时候了。当务之急,是在培养模式上,须坚持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并举;在严把研究生素质关上,可借鉴国外经验实行“宽进严出”,提高不合格研究生的淘汰率。唯其如此,研究生教育才能步入健康发展的正轨,研究生也才会在严峻的就业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屈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