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辩证法专题复习指导及出题点 5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质、量、度(一般考单选题、多选题)
(1)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
(2)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及其构成成分在空间排列组合上的可量化的规定性。认识量是认识的精确化。
(3)质和量的统一为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
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实践活动的适度原则。
2.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一般考单选题、多选题、材料分析题的一个采分点)
(1)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一方面,量变向质变转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质变向量变转化,质变不仅可以完成量变,而且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只有质变才有新事物的产生和世界的发展。
承认不承认质变,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重要标志之一。 “激变论”与“庸俗进化论”。
(2)量变和质变的互相渗透
一方面,量变中渗透质变,这是指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另一方面,质变中渗透量变,这是指质变过程中包含着新质在量上的扩张。它每一步都是新质因素的产生。
(二)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辨证关系(一般考单选题、多选题)
1.辩证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
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种因素。
辩证法所理解的否定①是事物的自我否定。②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③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2.辩证的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三)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意义(一般考单选题、多选题、材料分析题的一个采分点)
辩证的否定观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观察分析一切问题的方法论原则。
1.启示我们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和扬弃的方法。必须同时看到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对待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对待外来文化要选择吸收。
2.辩证的否定观是我们坚信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哲学依据。
新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是由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