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资料:考研政治政经知识点(二) 2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支付手段是指在赊购赊销即延期支付方式买卖商品时,货币用于清偿债务的职能以及用来支付租金、利息、税金和工资的职能。
世界货币是指货币越出国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发挥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社会财富代表的作用,它是货币上述各种职能在世界范围的延伸和运用。
14、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就是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待售商品总量、价格水平、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三个因素。
纸币的流通规律要以金属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即纸币的供应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
15、纸币和信用货币
纸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信用货币是指在信用关系基础上产生的能够执行货币职能的一种信用凭证和符号。信用货币有银行券、银行票据(如支票)、商业票据(如期票和汇票)、信用卡、电子货币等。信用货币和纸币一样,本身没有价值,是以信用关系为基础的一种价值符号。信用货币的产生和发展,能够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但也增加了商品经济中危机产生的可能性。
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时造成通货膨胀,反之则造成通货紧缩。
16、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规律。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普遍规律。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它以价值为基础。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按照价值量进行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以价值为中心而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通过价格与价值的背离,自发地调节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之间的按比例分配,使社会资源配置趋于合理与优化;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商品生产者之间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和两极分化。
17、市场机制
价格与供求、竞争相互作用构成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发挥了调节作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就是通过市场机制表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