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知识点: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3
2008年04月17日
来源:新浪考试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3.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一般考多选题)
①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②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人的情感、意志)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我”的感觉。外部世界是人的情感、意志的产物。
③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观念、概念、理性)变为独立的存在,作为世界的本原。其荒谬之处在于以哲学化的方式承认“宗教创世说”。
④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失误之处
主观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感觉经验(颠倒了感觉和对像的关系)。
客观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概念理性(颠倒了概念和对像的关系)。
4.唯心主义存在根源(一般考多选题或主观性试题的一个采分点)
①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阶级根源
人的认识不是直线式的,而是近似于螺旋,其中任何一个片断都可能被片面地变成直线,这条直线会把人们引到唯心主义的泥坑,而保守阶级的利益和政治需要则会把它巩固下来。把人的认识过程中的某一片断加以夸大,使之绝对化,造成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分离,这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②唯心主义的功能和局限性
列宁指出,唯心主义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然而,它却是生长在结果实的、活生生的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这是因为,唯心主义尽管在人类思维发展过程中提出了不少重要问题,产生过有重要价值的理论观点,但作为一种主观同客观相分离、认识与实践相脱节的理论观点,唯心主义并不能有效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因此,只能是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不结果实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