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2008年考研教育学真题点评(一)

2008年01月30日 来源:新浪考试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张老师:好的。

  今年的单选题,从总体来难度可能比去年要难,但细心的学生可能在客观题得分可能比07年要高。这是因为今年教育学不仅考察传统的基础知识,而考查的基础知识范围更加广泛。很多题目可能是不需要很大的理解就能够把答案做出来,这就需要考生对细节性的知识进行牢固的掌握,如:班级授课制最早起源于哪一年?如果考生平时复习时没有留意班级授课制具体起源的时间,考生很可能不能回答准确。再如:一个学生若具有感情、丰富、而有敏感多疑的个性则是气质类型中的哪种特质?考生在复习时就要掌握各种气质类型的典型特征才能正确判断此题中的气质类型。这些问题,相信同学在复习时都有复习到,而且有的同学可能还对此进行了一定的总结和整理,但是,却有可能没有达到准确的记忆效果。这或许取决于个人平时复习的习惯和复习的深入程度。可以说,考生对基本的概念、观点掌握的准确度影响着选择题得分。

  辨析题部分共三题,都是教育学原理部分的内容,仍以考查考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为重点。如果考生在平时复习时,对此进行了专门思考和整理,会较容易完成题目。如第一题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这部分内容,要求考生对教师的个体专业发展与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关系有深刻的理解,第二题是关于教育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关系,第三题是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理论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下面我简单说一下辨析题的答题思路。首先,要对问题正确还是错误进行简短的回答。如果有些题目部分内容是正确的,则应该用“这种说法较为片面”的形式进行回答。其次,对题目中涉及到的相关知识概念进行简要的阐述,要思路清楚、语言简洁。如回答第一题,先需要指出“教师个体专业化就是取得教师资格证书”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然后再对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内涵进行阐述,即教师的个体专业发展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成长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而教师资格证书的取得并不意味着他是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不仅仅是时间的自然延续,更需要的是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专业知识的形成。最后再对已做的论述进行简单的总结和回顾,再次强调自己的看法,即取得教师资格证书是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重要部分,但并不全部代表了教师个体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