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分析08年考研政治试题四大特点7

2008年01月24日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后面再把选择题稍微讲一下。选择题,就是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里面我觉得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我们前面讲了涉及到中日关系,而且它考查的内容、考查题目的问题,和我们这门课程相距很远。就是它和我们所学的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教材,所以我觉得这道题目出的不好。就是因为它偏离了我们的教材,纯粹就是一道形势与政策的题目。

  至于它的答案也很简单,我就简单地说一下。比如说我们讲的一个基本精神,这也是一个实际。就是你稍微概括一下,回应一下材料。再把这个基本精神写上去。第二个分析温家宝的这句话,第一句话表明中日关系面临的曲折性,有一些不稳定的因素,有一些影响因素。这是讲“风在呼啸”我们把这个因素稍微概括一下,展开一下。第二个讲的是“三确定不会移动”表明中日关系的根基没有动摇。一直以来保持了一种很好的关系,我们也希望把这种关系世世代代地延续下去,二者为什么具有一种不可动摇的根基,这个原因也稍微讲一下。我个人觉得这道题目出的不好,一个是和教材比较脱节,第二个问题问的也不是非常有水准。

  第二个,我觉得这个题目出的不错,就是关于气候问题。它讲的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也和2007年这一年以来的热点紧密联系在一起,就是关于我们现在的气候问题,气体排放问题。它给了几个材料。它首先讲了,一个是哲学的题目,这是第一问,选择题,考查的是哲学方面的知识点,要求了解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何启示。这里面说包含了两点:第一个就是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这里你要跟他讲一下。第二个是启示,就是我们看到了全球温室效应,气体的大量排放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处理,怎样利用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就是我们讲的自然条件,我们的生存环境,我们应该怎么样写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加速或者延缓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对自然环境的运用,我们要掌握一种什么样的原则、方法,这里面我觉得最起码要适度,我们不能够过度地开发、滥用自然。第二我们必须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是和我们现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第二个就是讲中国气候威胁论的论调,然后指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战略选择。所谓中国的气候“威胁论”,我们首先必须要给它定性,它的实质指出来。为什么说国际上有一些国家担心,中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污染源,中国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威胁,这样气候威胁是完全错误的,是对我们的一个恶意中伤,为什么它是错误的?稍微概括一下。我们整个气候的排放不是说是我们一个国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200多年长期排放的结果,我们对气候排放坚持的原则就是共同但是有区别的责任和原则,主要的责任应该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我们中国现在也是在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我们对于气候变化采取了很多很多的措施,所以怎么能说中国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威胁呢?他们这种观点,恰恰还是那种冷战思维,是一种中国“威胁论”的一个继续,改头换面,在气候问题上又抛出来了。它还是在担心中国的强大。希望通过各种手段打压中国。这是他的一个中国气候“威胁论”。我们要平息的话,指出来错误在哪里,我们反驳一下,然后指出它的一个实质。

  后面就是讲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当然这种战略选择就是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是一个大题。我们认为,气候问题是一个环境问题,当然归根到底是一个发展问题。必须放到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进行解决。所以,我们在这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下,我们采取了很多很多措施。比如可以把胡锦涛关于气候变化问题上的讲话写上去,关于我们采取的一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措施,比如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比如发展低碳能源还有可再生能源之类,还有勘探、植树造林、保护环境这样一些点能够把这么几点上去。这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一个战略选择。表明我们对这个气候问题是比较负责任的,我们要通过相互的促进,共同推进,来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我们来构建一个和谐世界。

  我就简单地把这几个题目介绍到这里。下面请张老师介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