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分析08年考研政治试题四大特点4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名师解析08考研政治邓论试题题型和解题思路
第二个是讲邓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今年邓论的选择题在出题的时候,我们知道邓论这门课程,由于它的特色比较鲜明,它和我们现在党中央的政策是紧密结合在一起,所以它有些内容和我们后面的形势与政策,特别是中央的文件政策,有时候无法分的很清楚,特别是十七大报告的一些表述,科学发展观这些表述,在我们这门课程里面有,在十七大报告里面也有。所以我觉得今年邓论的考查应该把它和形势与政策的选择题紧密结合起来,一起来看。邓论如果单纯从我们讲义上来讲,邓论今年考的分值要比考试大纲规定的多,为什么多呢?就是因为分流了,这种形势政策,特别是十七大报告的一些分值。如果这样来看,邓论考了四道单选、四道多选,总共12分。按照这种情况,如果按形势与政策,表面上从这个题目来看,只考了单选的两道,多选的两道,总共考了6分。但是我们觉得,事实上形势与政策不可能就考6分,特别是今年这么重要的一次会议,我讲了前面考试的一个特点,就是综合性,邓论和形势与政策的渗透性,这个特点在这里体现。形势与政策本身和邓论的命题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我觉得至少有一道单选题、两道多选题,5分。是它和邓论共同分有这样的分值。我们不能说2008年的形势与政策就考了6分,这样看来肯定是不对,因为十七大报告就考了7分,就是以十七大报告为题目的,在题干里面出现的选择题就有7分。所以,今年在这里面有一个这样的特点,邓论和形势与政策,我们有时候无法分别,这道题目到底考的邓论还是形势与政策,必须结合在一起来看。这是整个邓论和形势与政策的选择题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对十七大报告体现的非常紧密。这是我讲的哲学、邓论和形势与政策的选择题的看法。
我后面再具体结合我们目前的答案,对哲学和邓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分析题给同学们稍微简单地评论一下。现在的标准答案没有出来,我们现在只能提供的是一个参考答案,最终同学们要以最后出现的标准答案为自己的判断标准,当然这里面只是给大家一个评价。第34题考的是哲学的分析题,这道分析题给的材料比较有现实性,以往我们在考哲学分析题的时候,我们一般比较注重从这几个角度来出,一个是从古代的故事,另外,比较喜欢出一些现代文学故事的,这是属于故事方面的题材。另外我们有时候出一些科学方面的事例,另外,就是我们今年采取的形式,就是出一些现实的事例,通过这个事例,要求你找出这里面蕴含着什么样的哲理,然后,对我们处理这些问题有什么样的启示,有什么方法论的意义,这几年整个分析题的考试,都是这样一个角度。
今年的分析题也是,哲学的材料相对来说还是算比较长的。以往的材料有时候没有这么长,而且今年的问题也和以往不一样,考了3个问题,我们前几年也涉及到三问,但是更多的是考两问。
另外,今年的分析题考查的原理跨度比较大,可能涉及到了辩证法,涉及到了认识论,涉及到了历史观。它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非常重要的三大块都囊括在一道题目里面,这也是我前面讲今年的考试综合性更强、灵活性更强的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