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概论冲刺班讲义第二章4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一)中国共产党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路线方针政策(一般考单选题或多选题)。
1、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也是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之一。
解放战争时期,进行土地改革的条件越来越成熟。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将减租减息的政策改为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194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全国土地工作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这是一个彻底的比较完善的土地纲领。针对土地改革中出现的“左”的偏差,毛泽东在1947年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上强调,土地改革中必须注意两项基本原则:一是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二是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土地改革的总路线,即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二)没收官僚资本的双重革命性质(意外情况下的分析题)。
没收官僚资本,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同时又属于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具有双重的革命性质。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开展的惟一一项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
(三)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意外情况下的分析题)。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来将中国资本主义分为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两部分,并采取不同的政策,对民族资本主义采取保护的政策。新民主主义革命实际上是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的。
(四)新民主主义的五种经济成分(一般考单选题)。
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经济构成主要包括封建地主经济、官僚垄断资本、民族资本、个体经济和外国帝国主义在华经济等。经过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的实施,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构成,这主要包括: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五种经济成分。新民主主义经济应在国营经济领导下,使五种经济成分统筹兼顾、分工合作,以共同促进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
(五)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和政策(一般考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原则是:必须紧紧地追随着“发展生产、繁荣经济”这个总目标,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为基本的经济政策(“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十六字方针”简称为“四面八方”政策)。
四、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一般考单选题或多选题)。
(一)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二)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它代表了五四以来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特征。
新民主主义文化既不同于封建主义的文化,也不是单纯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文化。
(2)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文化。
(3)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科学的文化。
(4)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大众的文化。
2、新民主主义文化代表了五四以来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五、中国共产党是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一般考单选题或多选题)。
(一)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宣言开始把自己的纲领区分为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认为最低纲领是“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阵线”。相对于“最低纲领”而言。1922年7月中共二大宣言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他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阵线。”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把自己的纲领区分为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虽未使用这个名词)。
(二)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辨证统一。
江泽民在200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即“七一”讲话)中指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我们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我们是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