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难也要考:考研整体退烧为何名校依旧热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名校读研,鲤鱼再一次跳龙门
考研,是第二次高考,是再一次鲤鱼跳龙门的机会,这是很多学生的共识。
“我觉得,考研就是给我们这些高考考得不怎么样的学生一个机会。虽然说,社会上一直流传着一考定终身的说法,但如果去名校读了研究生,总能好一些。”王林说。
王林是北京某二流学校的大四学生,报考了北京某著名“211高校”同专业的研究生。据他自己说,现在所在的学校设备差,地方也小,转一圈就到头了。大学4年,他走遍了北京的著名高校。每去一个,内心就坚定了考研的愿望。
“一定得出去,我就跟山里的放牛娃似的,不能憋死在这儿。”王林一边把玩着一支上面镌着“王林,加油”字样的水笔,一边说。
王林说,这支水笔是他妈妈为了鼓励他考研,特意找一家水笔店量身定做的。单凭这一点,他也得好好准备。
周文本科也就读于天津一所名不见经传的高校。“我的本科母校的研究生,还不如北大清华的本科生。”从大一开始,他便下定决心要考北京的名校。
周文的考研经历很复杂,用他的话说,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他坚持不懈考了3年,第一年竟然因为交通迟到了10分钟,严重影响了考试心态,因而第一轮笔试都没过。第二年,他好不容易到了面试,却因为感冒,影响了临场发挥。第三年终于如愿以偿。
“真的是希望通过考上名校来改变命运,研究生太多了,一般的学校人家也看不上眼。”谈及为何有勇气专职考研3年时,周文笑着说。
因为好不容易才进入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著名高校,因此,周文格外珍惜这个学习的机会。每天,他都上网查学术讲座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偶有空闲,便去图书馆看专业相关书籍,以此来弥补和“土著”学生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