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中国近代史考点预测与分析3

2007年12月27日 来源:腾讯教育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二. 2008年大纲重要知识点分析及考点预测
    
    从大纲列出的考试点来看,也主要是晚清时期的侵华战争,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北洋政局和社会改革这种大的变化,这点来说,改革对咱们考察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在2007年的考试题中,也是这些方面的内容占据了主要分值。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容虽多,但是考察的内容不会占太多的分值。
    
    1)对增加的考点进行分析并对出题类型作出预测及指导
    
    (1)第二节增加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对战争的过程要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几次具有转折性质的战役要记住。这可能会出现选择题或者名次解释题。
    
    (2)第五节增加了“从兴中会到武昌起义”;当时建立了哪些团体,像兴中会,光复会等等,对于建立的时间,领导人,地点要好好掌握,可能会出现选择题。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发展的原因,表现等要好好把握。原因要注意内因和外因。外因主要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条重要线索,最好按照发展的过程做一个系统的整理。
    
    (4)第八节增加了“南京大屠杀与日军暴行”;日本篡改教科书歪曲历史事实,对于南京大屠杀时日军的暴行应该好好掌握,这是对日本行为的最好反驳。应该结合现实情况去理解。
    
    (5)“抗战时期的社会经济”;表现有哪些?要好好掌握,可能出现史料分析题。
    
    (6)“延安整风”;
    
    整风运动历史上一次重要的运动,对于它开展的原因,内容,意义都要认真把握。出现简单题的可能性很大。尤其是它的意义的重要性更突出。
    
    (7)第九节增加了“战后国民党的统治与人民的反抗斗争”;
    
    它的具体的表现要知道,同时揭露了国民党的本质要了解。国民党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实行一党专政。人民的反抗斗争要知道,像国统区的第二条反蒋战线。
    
    (8)第十节增加了“民国时期的各种思潮”;要了解各种思潮的背景、内容、代表人物。思潮的出现是有内外两方面的大原因的,要仔细分析。
    
    2)对调整的考点进行分析并对出题类型作出预测及指导
    
    (1)第一节把07年重要的不平等条约增加为重要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增加了影响要注意。对一些重要的条约的内容要熟记。要把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列出来,然后整理出内容和影响。影响表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各个方面,这在答题的时候要全面。有可能出现简答题。
    
    (2)把07年义和团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局改为义和团运动。这看似是缩小了内容,其实是陷阱,内容仍没变化,只是说法变得笼统了,但是这不代表考察的范围变了,越是笼统,模糊的问题越是要仔细推敲。
    
    (3)第四节把07年民族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和特点改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删掉了发生、特点。上面已经分析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性,在此不赘述。
    
    (4)第五节把07年的戊戌维新运动改为戊戌变法。换汤不换药的表现。对于戊戌变法的影响要记住,不仅要知道对当时的影响,还要注意它的长远影响。可以查一下关于戊戌变法的专著性文章或者书籍,做一个全面性的总结。可能出现简答题。答的全面就是你的制胜点。
    
    (6)第六节把07年北洋军阀的统治改为袁世凯和北洋军阀的统治。增加了袁世凯的统治。要对袁世凯的统治进行系统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