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内人揭秘:考研“助考”作弊几大内幕
2007年12月21日
来源:河北新闻网-河北青年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助考”失利难维权
很多想通过“助考”来实现自己梦想的学子最担心的就是答案抄不上或者答案有误怎么办,自己花的钱是不是就打了水漂?
“那只能自认倒霉!”说到这些,李华耸了耸肩表示无奈,“没人会为此埋单,在这个圈子里,已经到手的钱没有退回去的说法。”
“助考团”不退钱,学生就会轻易罢休吗?“买答案本身就是不光彩的事,一般发生这种情况他们也不会大闹。很多人就是抓住了学生的这一弱点,怎么都不退钱。”李华表示。
说法 多项措施防范作弊
“今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我省将在各考场增加屏蔽及耳机探测设备,此外还将增设‘电子狗’对考生是否携带手机进入考场进行检查。”河北省考试院一李姓工作人员表示,各考点学校还对监考人员进行培训,要求监考人员认真监考。
“在考试中,一旦发现考生有舞弊行为,招生部门决不姑息,除建立违纪考生记录档案,对违纪考生进行记录和备案外,还将通知考生所在工作单位或学校给予严厉处罚。”该工作人员称,针对利用电子设备传输答案的行为,教育部第18号令《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有明文规定,“对考试过程中使用通讯设备或者存储有与考试内容相关资料的电子设备参加考试的,各科考试成绩无效。”
“助考”可能负刑事责任
河北天捷律师事务所肖晔律师认为,兜售研究生入学考试答案行为违法。如果答案伪造,此行为涉嫌诈骗罪;即使答案是真的,其来源不合法,则涉嫌泄露国家秘密罪,同时涉嫌非法经营罪。
“向考生发放反屏蔽耳机的行为也属违法,涉嫌扰乱社会管理秩序,应受到法律的制裁。”肖晔称,“助考团”可能会因自己的行为负刑事责任。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