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解析精选习题之马哲第五章3

2007年12月19日 来源:新浪考试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4.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劳动者 B.劳动对象C.科学技术 D.管理方式

  15.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

  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C.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D.分工协作关系

  二、多选择题

  1.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生产方式()

  A.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B.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C.它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性质

  D.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2.下列社会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A.形式逻辑B.哲学C.美学D.语言学

  3.人口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于()

  A.一定数量的人口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B.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活动的承担者

  C.人口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D.人口的作用受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制约

  4.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

  A.它在人们改造劳动对象的过程中发挥着直接的作用

  B.是生产中的“骨架”“肌肉”

  C.它决定劳动资料其他因素的发展状况

  D.它不仅是劳动资料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而且是生产力发展的物质标志

  5.古猿构筑巢穴和用石块、木棒觅取食物的活动是()

  A.生产劳动B.包含劳动的萌芽

  C.对自然的改造D.动物的本能

  6.人类当今面临环境问题主要指 ()

  A.空气污染严重B.世界性水源危机

  C.森林惨遭毁灭性破坏D.生物物种的不断减少

  7.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的本质区别中,正确的是 ()

  A.是不是反映经济基础

  B.是不是具有阶级性

  C.是不是带有阶级性的一整套社会观念体系

  D.是不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8.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句话的含义是()

  A.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

  B.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

  C.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D.实践是人类社会和人的存在方式

  9.复杂的社会的意识形态往往存在三种不同的体系()

  A.反映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并为其服务的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B.反映已被消灭的旧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意识形态残余

  C.反映现存社会里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并为建立新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服务的新的意识形态

  D.语言文字等公共服务体系

  10.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是()

  A.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C.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D.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

  11.据报载,北京市××区开展以文化育文明的活动,通过文化资源孕育文明、群众文化哺育文明、文化兴区培育文明等三种途径,营造文明城区。这是因为

  A.文化和文明是没有区别的B.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构成文明

  C.文化和文明都是人类活动的结果D.文化进步程度与文明发展水平是同步的

  12.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畴的有()

  A.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B.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C.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D.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

上一页】[ 1 ][ 2 ][ 3 ][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