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考研政治邓论冲刺100题41—50

2007年12月17日 来源:新浪考试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二、多项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温家宝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讲话中指出,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其依据是:

  A.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B.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C.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D.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2.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下列选项中是对“五个统筹”具体内涵的体现的是:

  A.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

  B.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和税收制度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3.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15个小康实现程度达90%以上,9个达80~90%,7个在80%以下;目前农村还有3000万人的温饱还没有完全解决,相当数量的人口虽然已经解决了温饱,但还未达到小康。这段材料表明:

  A.我国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B.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长时期的奋斗

  C.人民生活总体上还没有达到小康水平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

  4.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表现在:

  A.既具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 B.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C.注重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D.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不是最近提出来的,上世纪50年代就曾用过这一提法。改革开放以来,至少在1984年中央1号文件、1987年中央5号文件和1991年中央21号文件即十三届八中全会《决定》中出现过这一提法。但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背景和涵义与以前有很大不同。具体表现在:

  A.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B.我国总体上经济发展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

  C.在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的新形势下

  D.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具体化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