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考研政治邓论冲刺100题31—40

2007年12月17日 来源:新浪考试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二、多项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

  我国工农业产品产量居世界位次

  产品名称1949年1978年1990年1995年1998年

  谷物/211/

  棉花4311/

  钢265421

  电视机/8111

  以上这组数据表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的历史阶段     B.是由农业国逐步转变为工业国的历史阶段

  C.是由自然经济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D.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

  2.邓小平认为,从1956年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算起,到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其依据是:

  A.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  B.是由我国社会的阶级斗争这个主要矛盾决定的

  C.是由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处的时代特点与国际环境所决定的

  D.是由我国现实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国情决定的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

  3.党的十六大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认清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认清社会主义建设一切问题的根据。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A.体现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    B.是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丰富和发展

  C.是抵制“左”和右的错误观念的思想武器   D.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4.虽然邓小平指出:“改革是第二次革命”,但并不是说改革与革命没有区别。两者的区别表现在:

  A.条件不同    B.形式和手段不同     C.目的不同     D.内容和对象不同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

  5.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适时地通过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段话表明:

  A.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经济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B.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C.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使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