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名师谈时政命题规律及复习建议

2007年11月22日 来源:考研教育网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4.与其他五门学科结合紧密

  如:2004年第36题把“十六大”有关内容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的有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三农”问题,第37题选做题I把美国攻打伊拉克的战争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部分有关美国的外交政策、战略意图和霸权本质结合起来考查;2005年“形势与政策”部分与其他学科结合的命题趋势最为明显,分值比重增加,命题方式也更加多样化。从分析题延伸到了单项和不定项选择题,如单选题第4题考查的是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部分的结合。2006年则是以三个学生的对话引出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变化的影响。2007年第38题选做题I波及2006年7月黎以之间的大规模冲突;选做题II以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为材料,考查应如何正确认识不同文明的关系。

  5.田内外事件考查的分值不一定平均分配,而是依当年国内外事件的重要性而定

  就近三年真题来看,2004年国内部分考查5分,国际部分6分;2005年国内部分8分,国际部分3分;2006年国内部分2分,国际部分5分。

  二、复习建议

  1.全面了解,重点把握

  本部分考查的时间跨度大、重大事件多,仪靠短期的突击显然无法尽数掌握。因此,考生必须学会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全面的摄取各类时事信息。

  但是,由于国内外重大事件纷繁而杂乱,考生不可能不分重点、全面出击,因此又必须学会把握重点——主要是结合以上的命题规律,将一些时事资料进行筛选,对那些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及国际重大事件等进行重点记忆。

  2.记忆与理解相结合

  “形势与政策”的国际部分主要考查大国关系,年度间的重大国际事件、国际组织召开的重要会议、中国的外交主张及贡献;国内部分主要考查党和政府年度间召开的重大会议、重要领导人讲话内容、现阶段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对这些事件的考查通常都是以单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体现出来的。对于这些知识,总体上应该以记忆为主,同时对其他涉及政策性的问题、重大事件的原因、后果等则应注重理解。

  3.纵向梳疆,结合分析

  由于“形势与政策”开始注重考查考生对国内外重大事件的理解,而且“形势与政策”同其他五门学科结合越来越紧密,因此考生在复习时必须学会将所得材料进行梳理,将那些有可能作为命题材料的信息、事件整理出来,自觉地运用大纲规定的知识点对它们进行综合分析。这样不仅有助于对本部分知识的复习,更有助于对其他各学科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为考试中圆满解答有关分析题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