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时政中外关系重要事件:中非关系2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3)胡锦涛对会议的总结发言。11月5日,胡锦涛对会议进行总结发言。
胡锦涛强调,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员,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是中国外交的基石。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进程中,中国将始终同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
胡锦涛重申:
第一,中国永远是促进非洲和平稳定的可靠伙伴。和平稳定是非洲实现发展繁荣的前提。作为非洲的真诚朋友,中国将继续为非洲实现和平稳定提供政治、经济、外交支持,支持联合国和非洲联盟发挥更大作用,积极参与联合国在非洲的维和行动。中国愿为非洲内部解决一些分歧和争端发挥建设性作用。
第二,中国永远是实现非洲发展繁荣的可靠伙伴。中国将把加强对非合作与自身发展更紧密地结合起来,逐步扩大对非洲的市场开放、投资、援助、技术转让和人力资源培训。中国坚定地支持非洲国家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模式,支持非洲增强自主发展能力。
第三,中国永远是支持非洲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可靠伙伴。非洲是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世界不应该忽视非洲的声音。中国将支持非洲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加强同非洲的协调和合作,共同促进国际政治、经济、贸易、金融体制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非洲国家维护正当权益,积极推动国际社会加大对非洲的关注和投入。
二、胡锦涛主席出访非洲8国
2007年1月30日一2月10日,胡锦涛主席应邀访问非洲八国(喀麦隆、利比里亚、苏丹、赞比亚、纳米比亚、南非、莫桑比克、塞舌尔)。8国地处非洲大陆各次区域,国家大小、发展水平各异,体现了中非关系的全面性和多样性。
其中6国是我国家元首首次到访。8国之行是一次面向全非洲的友谊之旅、合作之旅,是继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后中非关系中又一件大事。访问的目的在于巩固中非传统友谊,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扩大务实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同非洲国家一道推进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访问的巨大成功将对中非关系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第一,访问期间,胡锦涛主席多次指出,中国人民永做非洲人民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中国从不把自己的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模式强加于人,绝不会做任何有损于非洲国家和人民的事。访问表明,中非友谊必将薪火相传,正如胡锦涛主席在比勒陀利亚大学演讲中宣示的那样,“中非人民一定能够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第二,访问在多领域落实北京峰会成果,有力地推进中非务实互利合作,使非洲人民受益。访问期间,胡锦涛主席向非方介绍,中方将本着互利共赢、友好协商、高效务实的原则,根据非洲国家的需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认真落实8项措施;在措施框架内,向8国提供无偿援助、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确定援助项目,落实免债免关税待遇,援建农村学校、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和疟疾防治中心,增加政府奖学金名额。访问期间签署的50多个合作协议中,大多数涉及落实峰会成果。胡锦涛主席亲自出席了峰会后中国在非第一个经济贸易合作区、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疟疾防治中心的揭牌仪式。胡锦涛主席还就中非扩大互利合作提出丰富合作方式、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造福双方人民等政策主张,强调中方将积极致力于优化贸易结构,扩大对非投资,加强技术培训,帮助非洲国家提高自主发展能力。非洲朋友们称赞中方如此高效地落实峰会成果,切身感受到中方信守承诺,帮助非洲发展、改善非洲人民生活的真诚愿望和实际行动。
第三,与非洲国家领导人共同规划中非关系未来发展。在北京峰会上,中非一致同意建立和发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