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时政国际重要事件:伊朗核问题2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在投票后的解释性发言中强调,制裁不是目的,而只是促使伊朗回到谈判轨道的一种手段。安理会此次采取的制裁措施是有限和可逆的,其范围严格限定于敏感核活动和核武器运载系统,并明确规定,如果伊朗暂停与铀浓缩相关和后处理活动,遵守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安理会相关决议,安理会将中止甚至取消制裁措施。
美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沃尔夫说,伊朗必须全面、立即和无条件地执行决议,否则美国将会毫不犹豫地要求安理会采取进一步行动。
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扎里夫对安理会决议表示拒绝。他说,某些国家推动安理会对伊朗用于和平目的的核计划实施惩罚性措施,却对以色列的核计划不闻不问,这是一种双重标准。他还指出,开发核能是伊朗不可剥夺的权利,安理会的要求是不合法的。
四、安理会通过第l747号决议
2007年1月3日,伊朗总统艾哈迈迫一内贾德指出,伊朗很快将进行工业用核燃料生产,决不会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2月17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强调,伊朗必须要进行核燃料生产,因为该国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总有一天会消耗殆尽。
2月22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当天向机构理事会和联合国安理会提交的有关报告认定伊朗未能在安理会规定的60天限期内停止其有争议的铀浓缩活动。报告说,伊朗继续在纳坦兹核设施从事核燃料浓缩设备的安装工作和扩大研究能力,使之能够达到工业化生产水平。同日,伊朗原子能组织副主席赛义迪随即重申,伊朗不能接受联合国安理会第l737号决议要求伊朗停止铀浓缩活动的相关规定,将继续实施自己的核计划。23日,伊朗总统艾哈迈迪一内贾德说,伊朗决不屈服于西方国家的压力,将继续坚定地发展和平利用核能计划。3月8日,在维也纳举行的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闭门会议决定,将该机构对伊朗的55项核技术援助项目减少22项。3月11日,伊朗政府发言人表示,伊朗总统艾哈迈迪一内贾德愿意参加联合国安理会有关伊朗核问题的会议,并在会上为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进行辩护。3月12日,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六国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围绕安理会有关伊朗核问题新决议草案要点进行的大使级磋商取得进展,六国在一些原则问题上立场接近一致。同日,伊朗外交部长穆塔基在日内瓦表示,与伊朗核计划有关的问题只能通过政治和外交途径解决,任何外部压力和联合国安理会的制裁威胁都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3月15日,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六国就联合国安理会有关伊朗核问题新决议草案达成一致。草案禁止伊朗出口武器,并对其进口重型武器进行限制;延长对涉及伊朗核项目和导弹计划的个人及实体的财产冻结,并扩大了有关对象的范围;呼吁各国与国际金融机构不再与伊朗政府问进行金融业务往来等。
3月21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说,到目前为止,伊朗在核问题上一直遵循国际法则,但如果(西方)“采取不合规则的行动”,那么伊朗也将会采取相应行动。
3月24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有关伊朗核问题的第1747号决议。新决议加大了对伊朗核和导弹计划相关领域的制裁,同时强调继续寻求通过谈判解决伊朗核问题。决议重申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有关决议,确定解决伊朗核问题有助于全球防止核扩散的努力和实现中东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