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国际重要事件:东盟成立40周年纪念活动

2007年11月16日 来源:考研教育网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2007年1月的菲律宾宿务峰会上,东盟领导人做出两大历史性决定:

  一是提前5年,也就是在2015年实现东盟安全、经济和社会文化三个共同体;

  二是通过《东盟宪章报告》,决定正式启动宪章起草工作,于今年年底前完成并提交11月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十三次东盟领导人会议通过。

  前不久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第40届东盟外长会议揭开了庆祝东盟成立40周年的序幕。该会议主题延续了宿务峰会的基调,即将东盟建成“一个关爱与共享的共同体”。10国外长一致同意将每年8月8日定为“东盟日”。

  在东盟战略地位得到提升以及不断发挥作用的同时,各大国在东南亚地区的投入增加和利益角逐也随之展开,东盟的发展受到内部和外部各种复杂因素的制约。东盟国家在政治、制度、民族文化、经济水平和安全政策取向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大国从政治、经济、安全等多方面介入东南亚地区,争夺地区事务主导权,对东盟的大国平衡战略形成挤压,将加剧东盟的内部分化;整个东南亚周边地区存在多个跨区域多边合作机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东盟的影响力,制约东盟作用的发挥。

  东盟40年发展壮大的历程,也是根据内外形势变化,不断自我调整,应对挑战的过程。因此,一些不合时宜的原则和做法可能要废弃,适应新形势的新原则和新方法则需要得到肯定和固定。制定《东盟宪章》的目的,就是要将东盟从一个松散的组织,向具有一定法律机制性约束的组织转化。

  东盟与中国是好邻居、好朋友。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曾说,中国和东盟国家是在一个森林里生活的大象和小鹿。东盟好比可爱的小鹿,要学会同中国大象共舞。

  从地缘角度来看,中国周边的邻近国家约30个,其中东盟l0国占据了东南面邻国的绝大多数。山水相连的地理纽带,源远流长的历史交往,使东盟与中国有着无法割断的联系。l991年5月,时任中国外长钱其琛以东盟主席国嘉宾身份出席了第24届东盟外长会开幕式,拉开中国一东盟关系的序幕。自此,发展与东盟的关系成为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l0多年来,中国东盟关系实现了“建立对话关系——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的历史三级跳。这是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从各自利益出发作出的战略选择。

  中国坚定地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政策,与东盟建设更加强劲的战略伙伴关系。中国已与东盟l0国分别签署着眼于双方21世纪关系发展的政治文件。

  2003年,中国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成为第一个加入该条约的东盟对话伙伴国。同年,双方签署了《中国与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决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东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对话合作机制,主要包括领导人会议、l0个部长级会议机制和5个工作层对话合作机制。

  以良好政治关系为基础,中国积极扩大与东盟的合作。双方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于2010年建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双边贸易额已从建立对话关系初期的不足80亿美元,上升到2006年的l608亿美元。

  双方还确定了农业、信息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相互投资、湄公河流域开发、交通、能源、文化、旅游和公共卫生十大重点合作领域,在执法、青年交流和非传统安全等方面也开展了广泛合作。双方还成立了中国-东盟合作基金和中国~东盟卫生合作基金,用于支持各领域的合作项目。

  中国始终支持东盟一体化进程和在地区合作中的主导作用。与东盟在国际事务方面的密切合作同样可圈可点。l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与东盟各国在危机中共同努力,增强了国际社会的信心。在反恐、禁毒、防治禽流感、预防灾害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正逐步深化。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