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时政国内重要事件:重要文件5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六、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
2007年1月22日新华社受权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决定》全文共分九个部分,分别是:清醒认识全面加强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门问题的道路;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不断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切实加大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强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
《决定》指出,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形势总体是好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低生育水平面临反弹的现实风险。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少的国情,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压力沉重的局面。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紧张的状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决定》指出,“十一五”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保障人口安全,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决定》说,综合分析我国经济杜会和人口发展趋势,到“十一五”期末,全国人口总量(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要控制在13.6亿人以内。为此,必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
《决定》还要求,要科学制定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规划及行动计划,加强出生缺陷干预能力建设,全面实施出生缺陷于预工程,实行定期评估、通报制度。
《决定》强调,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充分认识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充分认识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经济社会发展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带来的战略机遇和有利条件,坚决克服盲目乐观和麻痹松劲情绪,切实增强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坚定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七、国务院批准设立重庆市和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壕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6月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发改经体[2007])
1248号),明确:国务院同意批准设立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同时要求成都市和重庆市要从实际出发,根据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要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也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这次设立的成都市、重庆市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国家战略层面上设立的以城乡统筹为重点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根本目的在于逐步建立较为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强化经济发展动力、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确保资源环境永续利用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架构、政策设计、体制改革及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综合模式,走出一条适合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道路。
八、国务院批复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
经国务院批复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于2007年8月21日正式公布。这份由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振兴东北办组织编制的“中国第一个由国务院正式批复”的地区性发展规划提出,未来要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中国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并确立了“四基地一区”的目标定位。规划还提出将“依托大连商品交易所,大力发展期货贸易,建设亚洲重要的期货交易中心”。
伴随着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东北经济区有望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之后,中国第四大经济区。
《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以“一条主线”、“六个加快”为核心展开,即:以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为主线,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结构调整与升级、加快区域合作进程、加快资源桔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政府期待将经过10年到l5年的努力,实现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
《规划》首次提出了振兴战略的总体目标,勾画了建设“四个基地和一个保障区”的设想,即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和能源保障基地,国家重要商品粮和农牧业生产基地,国家重要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基地,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区”。
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副主任刘铁男说,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六大特点之一即扩大规划区域范围。《规划》规划范围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蒙东地区)。土地面积l4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2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