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辅导:2006-2007国际重要时事索引4

2007年11月08日 来源:新浪考试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3月13日,日本与澳大利亚签署《日澳安全保障宣言》。这是日本与除美国外的其他国家签署的第一份此类宣言。

  3月l3~14日,应朝方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访问了朝鲜。巴拉迪说,朝方表示愿意重返国际原子能机构。

  3月17日,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通过了对联合政府的信任投票,内阁成员当晚在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面前宣誓就职。

  3月19~22日,朝核问题第六轮六方会谈第一阶段会议在北京举行。各方听取了五个工作组的报告,就落实起步行动和下一阶段行动计划进行了探讨。各方同意将尽快复会,继续讨论下一阶段行动计划。

  3月23日,伊朗以非法入侵其水域为由扣押了15名英国水兵,并表示将对此进一步调查。英国政府对伊朗的指控予以否认,并要求伊方尽快释放被扣人员。3月24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有关伊朗核问题的第l747号决议。新决议加大了对伊朗核和导弹计划相关领域的制裁,同时强调继续寻求通过谈判解决伊核问题。但伊朗表示,新决议是“非法的”,安理会的这种做法“破坏了《联合国宪章》和相关国际法则”。由于“水兵事件”发生在伊朗核问题的关键时刻,因此事件的不断升级引起全世界的关注。4月4日,伊朗总统马哈茂德·艾哈迈迪一内贾德宣布释放15名被扣英军士兵,从而结束l3天的外交危机。

  3月24~25日,欧洲联盟27国领导人聚会德国首都柏林,庆祝欧盟成立50周年。欧盟在25日发表的《柏林宣言》中表示,要在2009年欧洲议会选举前结束欧盟制宪危机,使欧盟建立在“一个新的共同基础之上”。

  3月26—2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俄罗斯进行为期3天的国事访问并参加“中国年”开幕式等活动。胡锦涛同普京总统和其他俄罗斯领导人会晤,就进一步加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两国元首签署了《中俄联合声明》。双方在声明中表示,愿共同努力,不断深化务实合作,加强战略协作,提高中俄战略协作关系水平。访问期间,胡锦涛还同普京共同出席俄罗斯“中国年”开幕式、中国国家展开幕式并参观了展览。

  3月27日美国海军在波斯湾开始军事演习,这是自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以来,美国在波斯湾进行的最大规模军事演习。当天,美国出动了两艘航空母舰和100多架军用飞机,在波斯湾水域展开了模拟战事演习。伊朗海军也正在波斯湾进行军事演习,他们在演习中使用了小型导弹舰艇、大型战斗和军需舰艇。

  3月28~29日,第19次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首脑会议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

  4月2日,美国宣布与韩国正式达成自由贸易协定。

  4月3日,日本众议院通过《海洋基本法》,这是日本第一部关于海洋的法律。

  4月10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北约自由统一法案》,使美国支持北约东扩行动的法案正式成为法律。

  4月10~13日,温家宝总理应邀对韩国、日本进行正式访问。

  4月16日,苏丹政府致信联合国,确认苏丹全面接受向达尔富尔派驻联合国和非盟混合维和部队的第二阶段方案,包括同意联合国在达尔富尔地区部署武装直升机,从而为落实第二阶段方案“敞开了大门”。联合国安理会当天发表声明,欢迎苏丹政府全面接受联合国和非盟混合维和部队的方案。

  4月16日上午,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在武汉开幕,这是亚洲国家首次承办国际植物园界最高规格会议。来自世界8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代表,围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植物园的作用》这一主题,展开深入交流。

  4月16日上午(当地时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先后发生两起枪击事件,造成包括犯罪嫌疑人在内的三十多人死亡,另有几十人受伤,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韵枪击事件。目前,枪击案凶手已被证实是韩国裔学生赵承熙。4月1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就枪击事件向美国总统布什致电慰问。

  4月18日伊拉克各地发生多起爆炸袭击事件,目前已造成230多人死亡,其中仅巴格达发生的系列炸弹爆炸袭击事件就造成近190人死亡。今年以来,伊安全局势持续恶化,暴力袭击事件十分频繁,而4月18日发生在巴格达的连环爆炸是自美军和伊拉克安全部队两个月前开始在巴格达展开“严打”行动以来,当地发生的最血腥的袭击活动。

上一页】[ 1 ][ 2 ][ 3 ][ 4 ][ 5 ][ 6 ][ 7 ][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