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3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期中国对外贸易摩擦呈现五大特点:发展中国家不断出现的摩擦新热点使中国应对工作复杂化;国外对中国贸易进行限制的手段和规则日趋严厉;贸易摩擦波及中国政策和体制层面的深层次问题;贸易摩擦对中国就业和产业发展影响严重;由于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逆差不断拉大,中美贸易摩擦有引发贸易战的危险,比较尖锐的摩擦今年已有两起:3月30日美国对中国的铜板纸产品征收临时反补贴税;4月10日,美国就中国音像制品问题和知识产权贸易壁垒两个议题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启动争端解决机制。
4、如果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应对入世后的各种挑战?
坚定不移地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的一条基本方针。但是在逐渐融入全球经济的过程中,我们也必须关注开放带来的风险,必须逐步改变单纯的“吸引外资、出口产品”的开放模式,鼓励本国投资者“走出去”,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国际竞争;必须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升出口产品竞争能力;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把经济增长的着力点放到国内市场上来,充分注重国内市场潜力的挖掘和开拓;必须遵循世界贸易规则,通过对话解决争端。目前中美开启的战略经济对话机制就是妥善处理贸易摩擦的有益尝试。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之间在经济领域的战略性对话,是中美现有磋商机制中级别最高的一个,该对话一年两次,轮流在两国首都进行。其目的是加强两国就全局性、战略性、长期性经济问题的沟通协调,以增长互信,加强合作,目前已进行了两轮对话取得明显成效。
[考查知识点]
·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跨国公司
·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与竞争,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从建设和谐世界的构想分析中国外交新主张及其努力。
1、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
中国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切身利益都决定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和首要目标。首先,中国在近代历史上是个遭受帝国主义欺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人民饱经战乱和穷困之苦。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才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终于得以在和平的环境中建设自己的国家。中国人民从自己的悲惨遭遇中深刻体会到,和平是十分珍贵的。这样的经历和认识促使中国外交追求和平与发展的目标。其次,中国是个社会主义国家。绝不会发动战争去侵略和奴役别国人民,也绝不愿像过去那样受别国维护的奴役促进和压迫、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中国外交的宗旨和首要目标必须是和平与发展。第三,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需要外部环境的不断优化作为保证,和平是中国发展繁荣最根本的前提。这是中国外交把和平与发展作为宗旨和首要目标的重要原因。最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突出问题。从优化国际环境,维护中国的安全、领土完整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方面出发,也要把和平与发展作为中国外交的首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