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考研大作文命题的五大潜规则

2007年10月11日 来源:腾讯教育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4.命题不会涉及时事政治或敏感话题:
    
    正是因为日常生活话题容易判断是非,所以考官尽量通过主旨浓缩来让考生进行猜谜。而时事政治话题错综复杂,是非曲直一时难以断定,观点倾向缺乏普遍共识,不方便作为考题,否则争议不断,难为了命题人和阅卷者。敏感的话题还怕冒政治倾向错误的风险,更不会让考生去乱发议论。最近考生在网站上猜测考题,居然猜向了伊朗朝鲜核试验、联合国秘书长改选、泰国政变、天下围攻陈水扁、处决萨达姆、恐怖事件等。说实话,这些政治时事离考研命题太遥远了,国际时事并非考试关注焦点,而国内民生动态到是还有参考价值,部分民生环保问题如何解决是读报浏览的关键。某些话题虽不是政治话题,但不利于安定团结,也不一定成为考题,如腐败猖獗、失业人数增长、爱滋病扩散、自杀现象增多、恶搞艺术作品、家庭暴力、离婚率提高等等。有些话题涉及到隐私,也属于讨论的禁区,如性问题,同性恋问题。或许若干年以后,中国民众的意识形态足够开放了,这些网络话题也就可以在考试中探讨了。
    
    5.命题中的“和谐社会”倾向: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我们重新审视历年考题的命题,发现以中老年教授组成的命题团队普遍趋向常规主流观点。那么考题围绕着时代背景和主流思想,已经逐渐形成了以“和谐社会”为核心的命题思路。只不过总体以和谐作为公式的话题可以分成和谐的三个不同层次:
    
    个体和谐发展:
    
    1996年话题:健康—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健身方法
    
    2004年话题:发展—个人(团体)在坚持不懈中实现发展与进步,终点又是新的起点
    
    个人、他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
    
    1992年话题:代沟—代沟现象以及如何让父母子女实现沟通
    
    1994年话题:友谊—友谊的重要性,我们的择友原则
    
    1998年话题:承诺—空洞的承诺有害社会,如何脚踏实地为人处世
    
    2001年话题:爱心—爱心是一盏灯,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展现爱心
    
    2002年话题:文化交流—通过人类之间和谐的经济文化交流实现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2003年话题:成长—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父母如何培养子女的独立能力
    
    2005年话题:养老—养老足球赛,子女要继承赡养老人的优秀传统美德
    
    2006年话题:崇拜—偶像崇拜现象,要客观正确地看待偶像